2020入伏天时间表 2020年入伏天

①40天加长版三伏天今日开启,“入伏”后,全国多地进入“桑拿模式”和“蒸烤模式”;②“三伏”是头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③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果蔬;④外出活动要带好防暑装备,及时补充水分 。 今起,开启防暑装备最高级!

2020入伏天时间表 2020年入伏天

文章插图
今日起进入三伏天,“蒸、烤、焖、炖……加水、添火、加水、添火”,在燥热中憋闷,在酷暑中窒息,难熬的四十天来了 。
三伏怎么来的?
我国古人采用“干支纪事”的方法用以计年、计月、计日、计时 。 所谓“干支”就是十个“天干”和“十二地支” 。
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使用天干和地支的两个字搭配,来表示年、月、日的序号 。 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 。
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二十四节气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二十四节气的“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为“三伏” 。
但由于“夏至”与第一个庚日之间的天数几乎每年都不一样,所以与“三庚”的天数也不是固定的 。
今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16日,出伏时间是8月24日,“三伏天”长达40天 。
【2020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为何三伏天最难熬?
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 。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天气就最热 。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
那么什么是高温热浪?我国一般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称为高温,连续数天(3天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称之为高温热浪(或称之为高温酷暑) 。
三伏天到底有多热?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竹窗》就曾写道“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 。 ”这是描写“三伏天”的经典诗句之一 。 而早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就有关于暑的介绍:“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在小暑之后,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 “热在三伏”,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 。 “伏”即伏藏的意思,提示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 。
三伏天如何预防中暑
很多人觉得,烈日炎炎,16℃的空调和冰冻的冷饮降温最好 。
殊不知,当人运动或刚经历室外的高温,突然喝下冷饮或者马上吹冷空调,大脑会“误认为”人体内部的热量已经散发出去,于是“下令”停止排热工作 。 如此,汗毛孔散热困难,余热积蓄,更容易中暑 。
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摄入,不能等到口渴时才喝水 。 如需在高温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至少每小时喝2到4杯温水(500毫升至1000毫升),少量多次饮用 。
中暑后应该如何急救?
中暑的主要症状为:头痛、晕眩、烦躁不安、脉搏强而有力,呼吸有杂音,体温可能上升至40°C以上,皮肤干燥泛红 。 如果不及时救治,中暑的人可能很快会失去意识 。 一旦有人中暑,应尽快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补水补盐,将其衣服用冷水浸湿,裹住身体,并保持潮湿 。 或不停扇风散热并用冷毛巾擦拭患者,直到其体温降到38°C以下 。 若中暑者已失去意识,则应让其平躺 ,并尽快送医院救治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