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产业如何?

虎哥认为 , 民营商业航天在ZG没有未来 , 我对它极其不看好!那么 , 此话怎讲呢?
我们先从商业航天这个产业说起 。这个产业所覆盖的范围非常广 , 包括运载火箭的研制和制造、卫星研制和制造、火箭和卫星的测控、卫星运营及应用、地面设备制造和服务等多个领域 。商业航天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产业 , 市场需求量非常大 , 技术门槛也比较高 , 根据MG航天基金会数据显示:2020年 , 预计全球航天的总产值会达到4800亿美金 。
2015年前后 , 我国国务院也出台了相关ZC , 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商业航天领域 。从此之后 , ZG民营航天科技公司出现了“火箭速度”般的井喷式发展 。目前 , 有从事中小卫星研制的微纳星空、九天微星、天仪研究院等公司 , 有从事运载火箭研制的星际荣耀、蓝箭航天、零壹空间、深蓝航天、星途探索、星河动力、灵动飞天等公司 , 有从事火箭动力研制的九州云箭和宇航推进 , 有从事卫星测控的航天驭星、天链测控和西安运控 , 还有从事低轨卫星运营的国星宇航、国电高科等公司 。
截至到2018年年底 , 国内已注册的商业航天公司共有141家 。其中 , 民营企业有123家 , 占比超过了87% 。与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尚未成为确定性的技术相比 , 我们GJ的航天技术已经有了60多年的积累 , 无论是载人航天、登月 , 还是运载火箭和卫星 , 都已经是被验证过的成熟技术 , 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尤其是火箭 , 它是人类走向太空的唯一可靠交通工具 , 属于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 , 只要发射卫星就需要火箭 , 至少这是个非常确定性的赛道 。
那么 ,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如此 , 那虎哥你为什么不看好ZG的民营商业航天呢?”
原因一:航天产业的规律特征这是一个长周期、资本密集型的产业 。一枚火箭的成本动辄需要上亿甚至几十亿元 , 如果要令技术达到适合商业发射的成熟可靠阶段的话 , 那么则需要少则五年、多则十年的时间 。因此 , 在这个过程中 , 无论是对创业者还是资本方来说 , 都是个巨大的考验 。我们看到了马斯克的成功 , 但不能忽略了马斯克本身是有雄厚的财富积累的 , 即便如此 , SpaceX也是在创业六年、经历过三次发射失败之后才成功发射出第一枚运载火箭的 。事后 , 马斯克也坦言当时的预算只够发射三次 , 如果第四次的发射再失败的话 , 那么公司就要破产了 。而ZG当前的金融资本都是在追求确定性的高回报 , 因此 , 它和商业航天的规律完全不一样 。
原因二:民营企业缺乏技术和体系的积累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人才 , 二是缺乏制造体系 。ZG航天的关键技术、核心人才 , 特别是总设计师级别的领军人物 , 几乎全部都在体制内的研究院所当中 。运载火箭最核心的力量在航天一院、卫星最核心的力量在航天五院、液体火箭发动机最核心的力量在航天六院、固体火箭发动机最核心的力量在航天四院 , 当然 , 还有那些虽然火箭和卫星都有 , 但规模比一院、五院要小一些的航天八院 , 除此之外 , 中科院和小卫星研究所的实力也很强 。ZG民营商业航天的发展策略 , 无一例外 , 都是把国企的核心人才往外挖 , 但挖人才的后果就是——国企一旦开始反击 , 就会给民营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 因为航天领域的一些航天专用特种设备一直都牢牢地掌握在少数的几个国企手中 , GJ也是花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才把产业链建立起来 , 并且 , 由于技术的敏感性和ZZ等多种因素 , ZG的企业也很难从国外买到相关的设备 。前年 , 某国的火箭发动机制造单位就停止了向民营企业提供发动机 , 民营企业在关键时刻被“卡脖子” , 境地非常尴尬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