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西游记》为什么叫《西游记》吗?

《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你知道吗?《西游记》小说的诞生,虽没有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那般坎坷,可也经历了不同朝代的历史演进,直到明朝中叶以后,才开始叫《西游记》 。而作者吴承恩,直到1921年,才由鲁讯考证提出,胡适在学术上认定,直到被大家接受 。
《西游记》在唐朝形成雏型唐僧取经的故事,是历史上发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唐僧,历史上实有其人,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少年出家,法名玄奘(602—664年) 。玄奘聪颖好学,满腹经纶,曾游历全国 。因有感于译经讹谬太甚,真伪难辨,于是于贞观三年(629年)孤身一人,不远万里去佛教发源地天竺(今印度)访学取经 。他跋山涉水,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天竺 。在天竺,他虚心学习,礼诸佛寺,著《会宗论》和《制恶见论》,并主持讲学,以其渊博的学识为唐朝争得了无上荣誉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以20匹马驮负657部梵文佛经归国,受到唐太宗隆重礼遇 。玄奘西游取经达17年之久,历经50余国,目睹异域风光,身逢种种奇遇,特别是他的坚定信仰和顽强意志,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和宗教感染力 。由玄奘口述、弟子辩机辑录的《大唐西域记》和门人慧立、彦琮所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在叙事的基础上,引入大量异邦奇闻以及宗教幻想,使西游取经故事具有了很浓的宗教性质和传奇色彩 。
【你知道《西游记》为什么叫《西游记》吗?】此后,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不仅在佛教徒中普遍传扬,而且在民间广泛传播,成为民间文艺创作的重要题材 。在《独异志》、《大唐新语》等唐人笔记中,取经故事已经有了浓厚的神异色彩,离真实取经故事愈来愈远 。在五代,扬州寿宁寺藏经院出现了玄奘取经壁画 。在西夏,唐僧取经故事也很盛行,现存安西榆林有三处洞窟壁画《唐僧取经图》,画上开始有唐僧、孙行者和白马,初有《西游记》雏型,取经故事自唐朝开始,内容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
《西游记》在宋代有了故事轮廓宋代是《西游记》取经故事发展的重要时期,刊于南宋的取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可能是北宋甚至更早传来的当时 “说经”的底本 。全书虽不足2万字,情节离奇,结构简单,描写粗糙,但已有了三藏法师、猴行者、深沙神三个主要人物,初步具备了《西游记》故事轮廓,并由猴行者取代了唐僧在取经故事中的主角地位 。书中写道:猴行者曾偷吃蟠桃,“被王母捉下,左肋判八百,右肋判三千铁棒,配在花果山紫云洞” 。他称自己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化作“白衣秀士”,来帮助三藏法师取经 。他神通广大,有胆有识,沿途杀白虎精,伏九馗龙,降深沙神,可以说是孙悟空的前身 。深沙神则是沙和尚的前身,他因犯罪受罚下界,深沙神是从唐代高僧不空所译《深沙大将仪轨》中衍出的 。南宋临安城经常演的戏《陈光蕊江流和尚》,金院本有《唐三藏》,证明取经故事在宋朝特别是南宋,成了广泛的戏曲题材 。
《西游记》在元代始有猪八戒元代取经故事又有发展,猪八戒现身了 。甘肃甘谷县华盖寺中保留的元代壁画 《唐僧取经归来图》上,除唐僧和猴行者外,还有一个大腹便便的猪八戒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出土的元代磁州窑取经磁枕,绘有手执如意金箍棒的孙行者,长嘴大耳、肩扛九齿钉钯的猪八戒,挥鞭跃马的唐僧以及举着杖伞的沙和尚,证明师徒四人的取经人物已塑造完成,取经故事也基本定型 。元代杂剧兴盛,扮演取经故事的重要杂剧有吴昌龄的 《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天大圣》杂剧和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 。其中,杨景贤《西游记杂剧》最值得重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白衣秀士”猴行者在剧中变成了机灵勇猛又带有野性的孙行者,增添了孙行者大闹天宫的情节,加入了唐僧江中遇难、出家雪耻的故事,以木叉售马、观音说法为取经引线,故事结构较为清晰完整 。不过孙行者的形象还不算突出,妖气也未蜕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