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河的来历( 三 )


     奏请朝廷恩准后,几经周折,周旻兄弟如愿以偿,迎回圣像,供奉在象棋山周氏家庙——龙泉寺 。此后,每年孔子寿辰——阴历八月二十七,举行祭拜大典,黄州至麻城附近乡邑官员纷纷前往象棋山朝圣 。于是,孔圣像在周氏家庙供奉前后达300余年 。百姓求学,秋试春闱,官员升迁,尤其是每年八月二十七孔圣人诞辰,都虔诚地赶往象棋山祭拜孔圣 。明清时期,象棋山,名闻遐迩令人敬仰,是百姓心目中的“圣山”!
     说到远近官员朝圣一事,其宏达场面无法看到,只能依从民间传说了 。但有一件颇具影响的事,则有据可查 。那就是黄州知府朝圣后,同当时有声望的人一起商定捐基捐钱兴建回车书院 。《麻城县志.乾隆六十年版》记载:
     回车书院在邑南沙河区,明天启(此处《麻城县志》前后有误,“天顺”“天启”相隔160余年,且“天启”中无己卯年,故“天启”应为“天顺”)中,周旻、周晟自山东归,奉像于邑之棋山寺 。乾隆癸丑岁,黄冈邑在籍知府陶国干见圣像,捐基五亩、费千金有奇,偕麻邑在籍知县程琮暨两邑绅士商耆鸠费赀工 。恭迎圣像敬妥椟中,外设神主,春秋致祀焉!
     官绅捐建书院名为回车书院,中国人凡事都想追究来头,这里既定为回车书院,自然得有相关的故事,文人杜撰也好,百姓口传也行,情节与“子路问津”极为相似,只是结局一喜一悲 。百姓当然乐见喜剧,于是这慧妇智答孔子回车的故事流传来了 。
     今天的夫子河,在清朝时期,下辖“横河区、陶家铺区、沙河区” 。圣像自周氏从山东迎回的三百年间,官府、文人及当地百姓竞相朝圣,孔夫子在人们心中早已有了崇高神圣的位置,加之乾隆晚年尊孔活动日益繁盛,文化建设各地兴起,当地因为有了孔圣像而抢占了孔子文化建设的先机,百姓因为有了圣像而颇为自豪,祭圣活动已成为当地百姓精神的情结 。
     就这样,乾隆及以前的“麸子河集”,渐渐因孔夫子文化的熏染而更名为“夫子河集”,一字之差,一俗一雅,境界迥然,百姓欣然接受,杜撰的故事也口口相传了!
     ——这才是夫子河的由来 。

夫子河的来历

文章插图
     不得不说说河流的变迁:
     今天往来夫子河经过的位于夫子河中学东面的河流,并不是历史上的横河(夫子河) 。原河河床位于今夫子河集镇与沈家湾、傅兴湾与周园之间,东起青草河西至廖家畈,拐出西南流入沙河,经新洲入举水至团风汇入长江 。沈家湾背面山脚平地就是曾经的刘家河遗址 。
     当年,河宽水深,碧波荡漾,河上可撑船放簰,廖家畈原名料家畈,曾是木料运输码头 。河堤两岸长满郁郁葱葱的竹林,至今那一带仍有零星竹林 。
     因人多地少,粮食紧缺 。1973-1975年,夫子河乡政府为响应国家号召扩大耕地面积,决定移河改道 。尽管当年年幼,那情景却历历在目 。挖掉竹林,推倒河堤,挑沙填河,清理竹鞭,恒古河流,转瞬推平,分块,造出百亩良田(河田);绝大部分沙土运往青草河边,凿开岩山,在郑山与岩山之间筑起一道堤岸,沿山脚疏通各支流,筑起新河堤,河流绕山脚形成一条新的河流,即今天看到的河流 。
     同样是东西流向,原河流截直绕弯,向北推移大约五里,依旧在廖家畈处汇入沙河,河道变窄,水流变小,完全看不到当年夫子河河流的影子,但从功能和精神情结来说,它也算是曾经的横河——夫子河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