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 中医话养生】大寒节气即将到来,天气十分的寒冷,大家都需要好好的保养,相信大家对大寒养生都有不少了解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博大精深,今天,在这里小编再介绍一些从中医的角度关于大寒养生的一些方法与看法 。
大寒时节要养心气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授时通考》引《三礼义宗》说:“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说的是“大寒”是全年中寒气最重的节气 。大寒天气寒冷,此时节,衣要厚、住通风、食宜苦 。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 。意思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 。因此在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穿衣要保暖
大寒时节,由于天气寒冷,上了年纪的人,一般都有肌肉萎缩和动作缓慢的现象,因此,选择宽大松软、穿脱方便的冬装很重要 。养生专家提示,患有气管炎、哮喘、胃溃疡的人,应再增加一件背心,利于保护心、肺和胃部不至于受寒 。有关节炎、风湿病的人,制作冬衣时可在贴近肩胛、膝盖等关节部位用棉层或皮毛加厚,从而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而在内衣选择上,以吸湿性能好、透气性强、轻盈柔软、便于洗涤、穿着舒适的纯棉针织物为宜 。
生活起居“早睡晚起”
大寒时节,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最好养成睡前洗脚的好习惯 。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 。入睡前以热水泡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的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改善睡眠质量,对于预防冻脚和防病保健都有益处,特别是那些爱在夜间看书写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觉之前,更应用热水泡脚 。
大寒饮食“减咸增苦” 详情请看下一页
中医理论认为,“冬主肾,肾主咸,心主苦,咸胜苦,肾水克心火 。”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 。从医学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 。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 。因此冬天的饮食原则是减咸增苦,抵御肾水,滋养心气,以保心肾相交,阴阳平衡 。适合选择的食物包括芹菜、莴笋、生菜、苦菊等 。这些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碱、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 。大寒时节,天气严寒,人体的新陈代谢相应减慢,皮肤的血管收缩,散热少了 。在饮食调配上,还要增加一些厚味,如炖肉、熬鱼、火锅等 。牛肉、羊肉、狗肉滋养脏腑、增加营养,是冬季滋补佳品 。同时,切忌黏硬、生冷食物,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持一定的热量 。在调味品上,可选用一些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姜、葱、蒜等,但不可过量 。此外,“冬吃萝卜夏吃姜”,所以冬天应多吃萝卜 。
大寒进补宜“封藏”
中医认为,秋季进补适宜“平和”,冬季进补适宜“封藏”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为抵御严寒补充元气,在冬季应少食生冷之物 。大寒节气适宜食用以下食品:具有暖性的肉食,如狗肉、牛肉、鸡肉、羊肉、虾等;蔬菜有黄豆、胡萝卜、韭菜、油菜、香菜等;水果有橘子、柚子等 。大寒进补的另一原则是多饮水,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少饮烈酒 。同时,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如坚果、米面制品等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进补时,要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以调整脾胃功能 。冬季进补,还要注意补充阳气,以养护肾气 。食物方面可以多吃桂圆、大枣、红糖、小米、山药、茯苓、莲子、薏仁等 。钱涯邻推荐了当归羊肉汤,适合在较冷时食用,加些红枣可补血,但不能常吃,因为较燥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寒养生 防上火少生气多喝水
- 大寒养生 当大寒不寒时如何养生防病
- 大寒节气养生 需注意日常起居保养
- 春分吃什么 适合春分吃的家常菜食谱
- 小满节气养生 小满养生的日常保健
- 小寒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小寒时节吃什么好
- 小寒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小寒节气的含义
- 小寒大寒是几月份的节气 小寒有哪些习俗
- 秋季犯困怎么办 中医送你5个解困小妙招
- 男人要养肾女人要养肝 老中医告诉你这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