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不足3%,网红防晒的“黑科技”谜局( 二 )


近6亿的广告支出 , 让蕉下在各电商平台上 , 成为“病毒式”传播的存在 。
高喊“黑科技” , 但研发投入仅3%
天猫超级品类日将布局防晒穿搭的商家进行了标签化 , 如蕉下、蕉内、UV100归属于数字党防晒;卡蒙属于懒人式防晒赛道;OhSunny、NewEra、VVC则为新美学防晒 。
猎云网梳理发现 , 这些品牌在官网或者官方旗舰店 , 都标榜着自研的防晒“黑科技” 。 比如从淘宝旗舰店可以看到 , 某品牌防晒衣便通过采用玻尿酸针织面料等材质 , 以达到保湿作用 。
以防晒衣为例 , 一般用户会关注两个指标——UPF&UVA;值 , 穿着体感 。
按照国家标准 , UPF>50和UVA≤5 , 即可认为该衣服具有防晒功能 。 从目前市面上几款销量火爆的品牌来看 , 其展示的UPF值皆是90%以上 。 更有某品牌称其防晒衣具备美白、增加胶原蛋白和净肤等功能 。
在有效防晒基础上 , 用户对衣服透气性、设计感要求日益变高 , 也让品牌们针对户外登山、骑电车、逛街约会等细分场景上 , 不断推陈出新 。
研发投入不足3%,网红防晒的“黑科技”谜局
文章图片
来源:猎云网
以蕉下为例 , 对外输出的自研科技有AirLoop面料、原纱防晒技术、L.R.C涂层技术、全向推拉蜂巢技术、静音蜂巢技术以及FlexCore轻量鞋底技术等一系列自研技术概念 。
以L.R.C涂层技术为例 , 蕉下官方介绍 , L.R.C涂层是蕉下自主研发技术 , 成分由聚氨酯、金属钛氧化物和复配型光稳定剂组成 , 能阻隔99.9%的紫外线 , 并且拿到了防晒小黑伞LRC涂层喷涂控制系统软件著作权 。
研发投入不足3%,网红防晒的“黑科技”谜局
文章图片
来源:蕉下官网截图
这些黑科技成效如何?在小红书平台上 , 对蕉下的评测褒贬不一 。 某B站知名UP主曾将蕉下、天堂等7款防晒伞拿到实验室进行防晒效果测评 , 并提供了专业测评报告 。
结果显示 , 面部UVA防护上前三名为 , Missrain(99.99%)、蕉下(99.99%)、天堂(99.98%) , 都达到了国家要求 。 在太阳直射30分钟的情况下 , 蕉下伞降温效果比其他品牌多0.5摄氏度-1摄氏度 。
此外 , 与高调的黑科技口号相比 , 招股书中低研发投入 , 也不禁让用户心里打个问号 。
招股书显示 , 2019-2021年 , 蕉下的研发费用为1990万元、3590万元及7160万元 , 占比为5.3%、4.6%和3% , 呈逐年下降趋势 。
2021年 , 蕉下的研发投入只有其营销成本的12.21% 。
这似乎也是高喊黑科技产品的“通病” 。
同样以爆品出圈的加拿大运动服饰零售商lululemon , 曾借助一条售价千元的瑜伽裤打入运动鞋服市场 。 据其近日披露的最新财报 , 截至2022年1月30日 , lululemon的全年净营收由2020年的44亿美元增至63亿美元 , 同比增长42% 。 但lululemon的研发费用不足2000万美元 。
聚焦中高端羽绒服市场的波司登 , 在财报中也未曾披露研发费用及更具体的投入比例 。
研发投入不足3%,网红防晒的“黑科技”谜局
文章图片
来源:黑猫投诉截图
从专利和研发团队成员数量而言 , 也不尽如人意 。
招股书显示 , 目前蕉下拥有123项专利 , 正在申请72项专利 。 但天眼查显示 , 蕉下的专利大多为外观设计 , 与科技研发四个字略有差距 。
此外 , 截止去年末 , 蕉下的研发团队由197名员工组成 , 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4.0% , 远低于销售与营销及供应链管理等部门 。
数据显示 , 蕉下旗下有近六成员工为销售与营销类 , 占1410名总数的58.6% 。
此外 , 代工厂生产模式 , 也容易造成质量的不稳定性 。 招股书显示 , 在生产方面 , 蕉下三年间将所有生产外包给予合约制造商 , 合约制造商以销定产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