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创新还是炒作?在「新材料」里寻找下一个lululemon |36氪新风向( 二 )


“服装行业很难看到太多设计方向的创业项目 , 但功能性是一个可量化、更客观、更容易商业化的东西” , 从户外切入的功能性服饰品牌UPPERVOID创始人毕怡然向36氪表示 , “行业太卷了 , 逼迫新品牌去关注面料 , 去做一些真实的创新 。 ”
由于面料研发前期投入大 , 最后能不能赚到钱 , 大品牌也会犹豫 , 这反倒给了新品牌机会 。 “一旦能把一项技术做成看家本领 , 占住了品类心智 , 就有机会弯道超车 。 ”
商业之外 , 材料科技发展的另一层动力来自于环保 。
疫情从深层次上提升了人类对于自身脆弱的认知 , 人们希望品牌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方面有更多作为 , 这对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时尚行业而言更是如此 。
品牌 创新还是炒作?在「新材料」里寻找下一个lululemon |36氪新风向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全球制鞋业和服装业的“血液”是石油 。 根据Quantis公司2018年分析 , 约 57%的鞋类和 64%的服装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 , 其中主要是塑料 , 而塑料是由石油炼制的产品制成的 。
从石油里提取出原材料将其做成衣服 , 消费者穿过几次后 , 通常是丢进垃圾桶 。 之后它可能面临两种命运:一是填埋或焚烧 , 二是回收处理 , 做成更低附加值的纺织品 , 例如袜子拖把拖布等 , 最终命运还是第一种 。 再看生产加工端 , 涉及纺纱、织布、染色、成衣等等各个环节 , 这中间同样会产生很多污染 。
一份名为《The Fashion on Climate》(时尚行业对气候的影响)的报告指出 , 2018年全球时尚行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为21亿吨 , 相当于全球总量的4% , 也相当于法国、德国和英国每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之和;天风证券的一份报告显示 , 2019年中国生产超240亿双鞋 , 销售1800亿件衣服 。
站在品牌方的角度 , 强调低碳和环保 , 除了能收获品牌溢价和消费者好感外 , 也是赤裸裸的商业竞争——某种程度上说 , 一种新兴材料的出现 , 就是对旧材料的否定 。
“我们在推植物基材料的时候 , 有些广告语就刺激到了做石油基的同行 , 他们会直接打电话来问 , 能不能别对市场这么讲 。 ”某体育品牌产品负责人向36氪表示 , “头部企业都在义无反顾地花钱教育市场 , 一旦大众接受 , 这件事本身就是很高的竞争壁垒 。 ”
对鞋服企业而言 , 应用新材料来实现“功能性+可持续性” , 不管是出于何种层面的考虑 , 已成为发展的必选项 。
【品牌 创新还是炒作?在「新材料」里寻找下一个lululemon |36氪新风向】事实上 , 这个领域内的供应链厂商已经率先受益 。
成立于1977年的台湾儒鸿 , 本是一家从事面料及成衣加工业务(织布-染整-定型-成衣)的生产型企业 , 自转型功能性面料开发之后 , 很快实现了业绩和估值的飞涨 , 市值在8年里从20亿元增至250亿元 , 疫情后更是最高涨至400亿元 。
如今这家拥有超过 380位开发人员的科技型公司 , 每年可向市场提供高达3000种新款布料 , 服务客户包括 Nike、Puma、 Champion、lululemon等国际品牌 。 其中 , lululemon著名的原创标志性瑜伽面料Luon? , 便是出自与儒鸿的合作研发 。
品牌 创新还是炒作?在「新材料」里寻找下一个lululemon |36氪新风向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lululemon官方公众号
鞋服“谋变” , 须过这两关
然而将新材料应用于鞋服行业 , 依然面临两个挑战:
首先 , 是如何辨别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
“消费品跟科技行业不太一样 , 比如说新一代的手机 , 我们都会想要续航更长、屏幕更清晰 , 用起来不卡的 , 换句话说 , 消费者可以准确描述出自己的需求;但是如果是买新一代服装 , 消费者是说不出来怎么让它进步的” , 毕怡然对36氪表示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