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的“老国货”海鸥手表,在拼多多找回了青春

67岁的“老国货”海鸥手表,在拼多多找回了青春
文章图片
老字号转型新国潮 , 如何利用好电商“润滑剂” 。
鲸商(ID:bizwhale)原创作者|三轮
拥有一块机芯滴答轮转 , 表带纹理清晰的机械表 , 在上一辈人眼中是相当“有面儿”的事 。
时针拨回到上世纪 , 在长辈的印象里 , 能戴上一块国产海鸥牌的手表 , 别有一番滋味 。 甚至 , 海鸥手表常被当成定情信物 , 封存在木盒里 。
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海鸥手表 , 如今摇身一变正成为年轻人心中的“新国潮”典范 , 并在电影《长津湖》承载着“中国芯” , 向世人传递对先烈的缅怀 。
67岁的“老国货”海鸥手表,在拼多多找回了青春】老字号转型的背后 , 自然少不了改革的阵痛 , 融入新渠道的波折 , 以及互联网平台的助力 。 如何长久赢得当下目标用户的喜爱 , 避免审美疲劳 , 实现品牌人格化表达 , 是品牌和渠道皆需思考的难题 。
变革“风暴”袭向“海鸥”
早在20世纪50年代前 , 西方国家的手表产业已较为成熟 , 甚至在国内卖得风生水起 。 而国内却仅有些钟表相关的零部件加工厂 。 直到1954年底 , 为响应“填补工业空白”口号 , 天津手表厂终于决定自行研制手表 。
随着一只15钻机械表问世 , 中国才结束了“只能修手表不能造手表”的历史 。 只是这只表结构仿造国外 , 工艺技能上还需改进 。
67岁的“老国货”海鸥手表,在拼多多找回了青春
文章图片
十年后 , 中国第一只自主设计的“东风表”研制成功 。 技术人员将成品表从四楼扔下去 , 手表自由落体后依然正常运行 。 1973年 , 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批准 , “东风牌”手表可以用“海鸥”商标进入国际市场 。 “海鸥”品牌自此诞生 , 中国开始出口手表 。
那时 , 年少的张克新刚来到海鸥工作 。 他眼看着海鸥手表完成了第一次升级:从零件、机芯到组装全包的手表厂 , 变成一家拥有完整手表产业链的国民品牌 。
可惜好景不长 , 在90年代 , 电子表风靡全球 。 海鸥也加入这波浪潮 , 可随着市场逐渐饱和 , 中国钟表行业开始萎缩 。
彼时 , 张克新正在东北跑销售 , 他回忆:“95年国营百货站就不进手表了 , 97年金融危机后 , 还形成了三角债 , 经销商欠我们钱 , 我们欠上游工厂钱” 。 他就在清欠部待了几年 , 负责催债 。
国内的高端市场 , 大肆被瑞士、德国抢占;中端市场也有日本等国虎视眈眈 。 但这些舶来品的成本居高不下 , 且定价较高 。 这中间便是海鸥的生存空间 。 海鸥手表一众高管经深思熟虑后 , 当即决定停下电子表生产 , 返聘老师傅回来生产机械表 。
在2007年 , 海鸥终于攻克了当今世界精度最高的钟表计时装置——陀飞轮技术 。 毕竟一块陀飞轮的重量不足0.4克 , 却集中了70个零部件 。 而海鸥生产出“世界三大经典手表”:陀飞轮表、问表和万年历表 。 皆为手工微雕、珠琅艺术的手表 。
这几款产品不仅让国产产品与国际品牌接轨 , 还将传统艺术与高级手表巧妙融合 。 外观上 , 玫瑰金、铂金等贵金属在手表中运用得越来越多 , 中国文化元素的应用数不胜数 。
67岁的“老国货”海鸥手表,在拼多多找回了青春
文章图片
“长津湖”纪念款
经历了这第二次危机后的海鸥成品表终于开始盈利 , 销售额逐年翻番 。 零件生产也没落下:全球四分之一的机芯来自海鸥 , 不少高端手表品牌使用海鸥生产的零件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