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从“鸟巢”到“雪飞燕”( 二 )


这一思路很有些“逆向思维”的味道 , 也就是从目标倒推路径 , 找到关键节点解决问题 。 这大概也是延庆赛区能够在如此多“不可能”的环绕下 , 实现既定目标的原因 。
最终 , 项目团队克服了各种困难 , 成功构建起“冬奥会高山滑雪场馆和雪车雪橇场馆设计、建造和运行”“冬奥雪上体育场馆设施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共生”“规划—设计—建造—运维全过程冬奥遗产长效利用”三大技术体系 , 打造出地形复杂、地质脆弱、气候严苛、生态敏感、场馆集约等建设条件下的绿色冬奥工程范例 , 使我国雪上场馆建设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 , 填补了我国高难度雪上场馆建设空白 。 更难得的是 , 从此打通了一条既可满足顶级赛事需求 , 又可实现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综合效益的复杂山地条件下体育运动园区及场馆建设路径 。
以敬畏面对文明
对于奥运遗产 , 李兴钢打心眼里敬畏 。 如何将奥运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 , 也是他日思夜想的事情 。 在他看来 , 等北京冬奥会结束后 , 这些场馆不能仅仅像画一样供人去欣赏 , 还要让人们进到画卷中去体验 , 让更多人享受冰雪运动的乐趣 。
根据国际奥委会给出的定义 , 奥运遗产是实现奥运会愿景的结果 , 包含所有举办奥运会带来的有形和无形的长期收益 。 不过 , 直到近一个世纪之前 , 还没有一个系统的奥运遗产概念来指导人们究竟该怎么做 。
真正从赛事筹办之初就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 , 并在赛事期间践行可持续的办奥理念 , 这种模式的肇始 , 正是北京冬奥会 。
“雪上项目场馆的赛后利用具有挑战性 。 很多雪上项目都很小众 , 其中一些项目危险性还比较高 。 对于这些场馆 , 如果赛后再去想如何可持续利用就晚了 。 ”李兴钢说 。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赛后利用规划和设计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思路 。 赛后的场馆首先要具备服务全民健身的功能 , 在非雪季还要考虑多种经营方式 。 比如 , 山地场馆可以规划开发滑草、徒步、攀岩、山地自行车等山地户外项目;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可以继续举办国际高水平赛事 , 并对公众开放 , 在非雪季还可开发旅游观光等项目 。
除场馆本身外 , 附近的自然环境以及文化遗迹也是奥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 “小庄户村遗址是在延庆赛区项目踏勘过程中发现的 。 遗址包括院落、房屋、地窖、道路遗迹以及多种附属文物 。 项目团队运用‘修旧如旧’的修缮手法 , 将其转化为独具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冬奥村公共空间和文旅景观 。 同时 , 冬奥村附近的西大庄科村也被重点保护和改造提升 , 形成了一个鲜活的中国当代北方山村文化展示区 。 未来 , 这个展示区将为冰雪运动产业提供更多元的服务 。 ”李兴钢说 。
“过去时”的小庄户村、“现在时”的西大庄科村与“进行时”的延庆冬奥村遥相呼应 , 延庆赛区就这样从历史中一步步走来 。
【建设从“鸟巢”到“雪飞燕”】“其实 , 不仅是奥运遗产 , 所有文化遗产都是特定时期人们生活方式及时代精神的印证 。 建筑师应当审慎考虑旧物改造的得失 , 将历史遗产与新需求、新技术相结合 , 使其焕发新生机 。 ”李兴钢说 , “这不仅是我们的理想 , 更是必须肩负的责任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 韩叙)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