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这些传统文化匠人,何以成“网红”?

当炫酷动感的电音遇见唐韵浓郁的传统国乐 , 会擦出什么火花?当古韵国风融入现代服饰 , 会是怎样的画面?
1月25日至28日 , 央视推出2022春节特别节目《国风遇见新春》 , 其中 , 《当T.A.N.G遇到唐》《古衣今尚》让人大呼惊艳 。
还有《巾帼英雄》中 , 花木兰、荀灌娘、樊梨花、穆桂英四大巾帼英雄形象熠熠生辉 , 《礼耀中华》中再现了传统礼乐文化风采——“红梅树下 , 悠游欢会 , 谦谦君子 , 揖让作礼”……
唐古风汉服和现代风尚兼容 , 唐代公主出游图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国风焕发出新风采的同时 , 也将“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传承”的议题抛在了大众面前 。
传统文化传承 , 要善于借力现代化传播 , 助其传于形承于心 。 “传于形” , 着眼的是提升人们的认知度;“承于心” , 立足的是增强人们的认同感 。 这就需要传统文化传播能“接地气” , 顺应新兴传播规律 , 让“旧”内容实现“新”传播 。
而作为全民性文化消费与信息接受渠道的短视频和直播 , 就成了传统文化重要的传播场—— 如今 , 戏曲、国画、皮影、民乐、古文学、古典舞等传统文化领域的许多匠人艺人 , 都涌进了抖音直播间 , 成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
比如 , 师承裘派传人李长春的京剧演员任思媛 , 几乎每天晚上都在抖音搞直播 , 经常与越剧演员、京剧老旦等直播连麦 , 圈了不少铁杆粉;
宁波当地民营越剧团小生演员陈誉 , 在疫情反复、剧院关门后 , 转战抖音直播 , 每天上午、晚上直播唱越剧 , 最终让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上了越剧;
杭州黄龙越剧团专业演员、戚派花旦余玉婵 , 利用业余时间在抖音上直播唱戏 , 也让许多人大呼“上头”……
可以看到 , 许多传统曲艺人由线下“小”剧场走上直播“大”舞台 , 部分濒危剧种(如潮剧、扬剧等)也找到了生存空间 。
传播这些传统文化匠人,何以成“网红”?
文章图片

(左为大连京剧院花脸演员任思媛 , 右为越剧演员陈誉)
不只是戏曲 , 很多传统文化门类都借助直播得到了弘扬与传承 。
很多传统文化本就“内可以乐志 , 外可以养身” , 只是其文化魅力需要更新的传播方式、更多的传播路径去呈现 , 而直播对文化艺术美感的高清还原、将传统元素跟生活场景的嵌合 , 既能让人们感受到国粹之美、文化之魅 , 也能让人们在情感共鸣中产生兴趣、自发传播 。
如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向勇所说 , 直播是物理空间和身体在线的组合 , 消解了此在和彼在的距离 , 这样的特性 , 使得直播能够更好地将传统文化通俗化、时尚化、立体化 , 构建了传统文化体验的新场景 。
前不久的《抖音直播2021年度生态报告》显示 , 2021年 , 抖音传统文化类直播同比增长100万场 , 其中 , 经典曲艺直播观看时长同比增长278% , 书法、国画类同比增长339% 。 数据背后 , 是直播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助力效应愈发显著 。
值得注意的是 , 传统文化传播 , 关键还得靠“人” 。
只有将传统文化艺术在人们情感上、社交上、文化认同上的价值与经济价值进行捏合 , 才能支撑起传统文化类直播的蔚为风行 , 进而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
而直播的场景消费属性 , 就顺应了这点 。 按文化学者李彪的观点 , 它就相当于古代“街头卖艺”的现代数字升级版 , 只不过观看的场地从“街头”转到了“屏幕” 。
而“你传播传统文化 , 我给予市场犒赏”的良性互动 , 会将传统文化传播导入正向增强回路 。 比如 , 网友们的直播间打赏助力 , 就为传统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生命力 , 不少地域性传统文化艺术因此得以传承、免于失传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