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服饰品牌,不是想快就能快( 二 )


消费市场的日趋多元化 , 让刘元这样的传统商家开始感到不适 。 三个月前 , 他想着通过直播提升品牌知名度 , 找某MCN机构带货 , 花了十多万 , 几场下来让他悔不当初 。
刘元回忆 , 有场直播让他很无语 , 介绍产品花了几分钟 , 只是略微提了品牌两次 , “主播说我们没名气 , 名字起得别扭 , 提了也没用” 。 他准备了20万多的货 , 卖了10万出头 , 如果扣除后来零零散散退回将近6万元 , 回本都成问题 。
他告诉光子星球 , 直播或许就不适合做品牌 , 小品牌进入直播间和白牌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
“如果卖得好那是主播的光环使然 , 跟你品牌没有半毛钱关系 。 ”

服饰品牌不能做成快消品

爆款光环的滑落 , 让一些服装行业的虚胖现象现了原形 。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 , 无论是洋牌速成 , 还是爆款低价销货 , “快”打法造成的虚假繁荣本就难以持续 , 重视内功 , 重视精细化运营才是商家建立护城河、建立品牌的不二之法 。
光子星球通过分析拉夏贝尔(La Chapelle)、欣贺股份(JORYA)、锦泓集团(TEENIEWEENIE)三家是上市公司中较有代表性的企业 , 发现品牌采取不同的运营模式 , 会产生巨大的发展差异 。
单看最近五个季度营收与增速情况便能发现 , 三家企业在同样有线上线下两个渠道的情况下 , 营收情况各有不同 。 拉夏贝尔每况愈下 , 如今已经披星戴帽 。 欣贺股份稳健增长 , 而锦泓集团的增速和体量皆为最高 。

品牌 服饰品牌,不是想快就能快
文章图片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 三家品牌数量与营收规模呈负相关 。 营收最低、增长最慢的拉夏贝尔有超20个品牌;增速较快、营收居中的欣贺股份有7个子品牌;增速最快、体量最大的锦鸿集团仅有3个品牌 。
曾几何时 , 拉夏贝尔一度有着中国“ZARA”的盛名 , 如今却深陷泥淖 。 一位券商服装业分析师表示 , 拉夏贝尔曾打下了很好线上基础 , 有全渠道 , 且商品、流量、营销、会员上都已打通 。 问题在于厂商缺乏持续独特的设计 , 款式越发单一 , 消费者越来越不买账;而管理层对线上认识也处于初级阶段 , 没有对粉丝进行精细化运营、品牌定位也不清晰 。
简单而言 , 品牌把握不好趋势 , 品牌心智也没有沉淀下来 , 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增加品牌 , 并没有产生正面作用 。
据了解在品牌运营上 , 拉夏贝尔延伸出十余个“烧字母”的品牌矩阵 , 真正被市场认可的还是La Chapelle的——中文名字 。
La Chapelle(中高端女装)、La Chapelle SPORT(运动)、Candies(少女)、7.Modifier(中低端)、La Babite(25-35岁日韩系)、Office Lady(职场女装)、Laetia by La Chapelle(淑女系)、La Chapelle Mini、Puella(意大利风格小女人)、Ulifestyle(快时尚)……这种“洋牌”裂变连慕思也得直呼专业 。
一位女装行业人士告诉光子星球 , 上述九种品牌 , 看似定位清晰 , 但彼此存在重合 , 且价格、风格都不一样逐渐落于平庸 。 “管理层在线下追求规模化 , 盲目扩张;在线上追求流量 , 大打营销牌 , 结果导致库存增加 , 加上疫情影响线下门店 , 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同样是服装品牌 , 欣贺股份和锦鸿集团的业绩在今年稳步攀升 。 前述服装业分析师认为 , 多品牌运营在业内很常见 , 数量越多差异化越难做 , 往往母品牌有着更清晰的定位与精细的运营 。
“很多人以为投一波广告就能把品牌做成 , 在不清楚平台调性的情况下 , 任何投入都是无用功 。 ”一位消费大类投资人告诉光子星球 , 某些新消费品牌盲目追求流量和销量 , 然后拿着数据找投资人融资 , 循环往复、乐此不疲 , 根本没有花时间去思考目标人群是谁、怎么针对性设计、如何进行投放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