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中期 天津顶冠往昔事( 三 )


凤祥号的宣传册名谓《临池清赏》 , 首期问世的时间在1935年中秋前后 。 小册印行后在天津引起一定反响 , “刊行后不旬日罄数万本 , 士林交相赞许” , 故紧随推出第二期 。 老板张誉闻是位儒商 , 他不仅主持编辑《临池清赏》 , 而且亲自绘制封面图画并撰写序言 。 第二期的封面画题为《凤祥染翰》 , 画中的学童在案前专心临帖 , 帖上书有“后生可畏”的字样 , 寓意深刻 。
第二期中张誉闻发文 , 以简洁的文字评析了历代书法艺术的神采 , 阐明了尊古临池的意义所在 , 小楷笔迹不乏功力 。 《临池清赏》第四期中又可见张誉闻进一步的观点:“夫学问一道 , 贵乎多见多闻 , 如浅识短见不足论学矣 。 誉闻累集临池清赏 , 蒙各界师友赐教 , 是以抛砖引玉 , 所获良多 。 今复整编搜集颇丰 , 庶于青年学友不无小补 , 是所厚望焉 。 ”系列《临池清赏》正背30面不等 , 展开达两米左右 , 其中可见柳公权的《玄秘塔碑》、颜真卿的《庾子山枯树赋》、欧阳询的《温恭公碑》 , 以及《张迁碑》等墨宝 。
有意思的是 , 民国时期的同陞和广告还成为现今的一道课业习题 , 请学生分析作答 。 图为同陞和推销自制的时尚裘皮帽子的广告 , 图中一对摩登男女皆戴着时髦新帽 。 题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一、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二、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 ”
男人四季帽
文武百官要戴官帽 , 俗称缨帽 , 材质极为讲究 , 这也是老帽庄重要的进财之道 。 民间生活中的男人们在春秋天习惯戴瓜皮帽 , 它是六瓣合缝的 , 天津民间也叫“帽翅儿”或“小帽” 。 该词有趣 , “帽翅儿”在俗话中也借喻官职、事由等 , 老天津人有时说 , “啥事你可得办好干稳妥 , 别回头把帽翅儿丢了” , 或说“以免让人摘了你的帽翅儿” 。
辛亥革命之后 , 时风也带来服饰变革 , 帽子当不例外 。 首先 , 有些帽庄的主要产品——缨帽停产了 , 生产加工必须与时俱进 。 看男人们 , 剪掉了长发辫 , 摘下了瓜皮帽 , 脱去了长衫 , 纷纷换上新潮服饰 , 戴上新帽子 , 帽子款式追风西式成为不可逆的流行生活 。 盛锡福随行就市 , 潜心研究制出美观精巧的英式、法式、美式呢帽等 , 名曰“时帽” 。 如“美国帽”是一种细毡礼帽 , 四周宽檐 , 格外受到知识分子青睐 , 持久畅销 。 又如“三块瓦”皮帽 , 内软外挺 , 外形美 , 戴着比较舒服 。
天气稍热 , 有的津城男子也戴瓜皮小帽 , 但面料已换成各种纱料 , 帽里往往衬着精致的藤条胎 , 便于透气 。 研究同陞和的一纸老仿单可知 , 民国时期这样一顶小帽的价格大致在一元大洋左右 。 炎炎夏日最是草帽的天下 , 以巴拿马式草帽最时髦 。 20世纪20年代 , 日本商人经营的草帽在津畅销 , 盛锡福老板天性不服输 , 他是草帽辫业务的行家里手 , 与技术人员精选宁波细草 , 研制出四平硬顶草帽 。 这种草帽的草质细致、有韧性 , 色泽光亮 。 所谓“四平”即帽顶平、帽身平、帽檐平、帽箍平 , 样式很新颖 。 四平草帽上市后迅速热销 , 日本草帽很快被冷落了 。 另外 , 有些职员、知识分子在夏天爱戴欧式软木胎硬檐浅色凉帽 , 津人俗称“面斗儿” 。
寒冬要御寒 , 皮帽、棉帽、毡帽、航空帽登场 。 中老年男子戴的“将军盔”值得一说 , 其式样 , 上面为棉小帽(帽顶有小疙瘩结) , 下接左、右、后三片棉片 , 可垂到肩 , 可护颈 , 好像武将的头盔 , 缘此得名 。 将军盔也俗称四喜帽、风帽 。 火力壮的男人戴帽套 , 也叫套帽 , 它无顶 , 主要为脖子不受冻 , 领口不进风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