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与回应: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评《媒介、技术与技艺:当代文艺批评理论文选》( 二 )


《文选》中无论是对媒介时代的文艺观念、批评形态的讨论,还是对批评机制的分析,最终都指向了文艺批评的“时代之变”,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向性 。一方面,在具体文艺批评实践上,《文选》中涉及对电子游戏、播客、人工智能写诗、人机之恋等充满现实感与科技感问题的讨论 。另一方面,这种现实指向性还体现在鲜明的批判与反思意识之中 。首先,对文艺批评“在场性”缺失的反思 。王德胜认为,长期以来由于美学批评“在场性”空间意识的缺失,造成了“建立在艺术场域内的特定空间意识效度,无法为美学批评不断复制出艺术经验之外的东西” 。而随着“微时代”空间存在形态、方式以及人的空间感受的迅速改变,美学批评的空间意识建构面临着如何能够“不是把空间当作独立的数量,而是当作与感知着的身体有关联的意向性对象”的问题 。这使文艺的美学批评在与当下生活的联结中,重新确立美学批评的空间经验,重构以开放性和交互性为主要特征的“在场”批评的可能 。其次,对媒介时代新的文艺批评形态的批判与反思 。很多学者在赞扬新的批评形态的开放性、多元性、互动性、在场性的同时,也为其表现出来的印象化、碎片化、娱乐化、粗俗化等特征充满担忧 。如何实现不同批评主体间的沟通与互动,实现不同批评方式的对话与良性竞争,进而构筑一个良好的文艺批评生态,也是《文选》针对当下文艺批评实况而作出的积极回应 。
总之,《文选》或以宏观理论的方式,或以具体批评的方式,对媒介时代的文艺活动与文艺批评进行了深入的学理解析,从不同侧面回答了媒介时代“何谓文艺批评”以及“文艺批评何为”等重要问题 。而正是在对这些重要问题的有效回应与深刻阐释中,媒介时代的“技术”向度与文艺批评的人文向度获得了某种平衡,同时也获得了切近时代和介入现实的力量 。而这一点,也许正是我们当前文艺批评所最为需要的 。
(来源:《福建日报》12月16日第11版)
福建文艺网(ID:fjswlwx)
投稿邮箱
fjwywtg2022@163.com (文艺信息)
fjwyj2019@sina.com(文艺评论)
福建省文联官方微信
投稿文章需提供
作者单位或姓名及联系方式,
有照片需提供原图 。
未按要求,
则不予采用 。
【冲击与回应: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评《媒介、技术与技艺:当代文艺批评理论文选》】点个“赞”,文艺范;点“在看”,齐分享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