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传统文化的Z世代青春力( 二 )


同样作为Z世代聚集地的抖音 , 《2021抖音非遗戏剧数据报告》显示其覆盖了98.83%国家级非遗戏剧项目 , 且90后、00后观众占比超50% 。 一些“濒危非遗项目”也获得了青年的青睐 。 1997年出生的独竹漂传承人杨柳 , “一竹载轻裳 , 起舞云水间” , 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千年绝技 。 1998年出生的凌云 , 疫情期间下楼倒垃圾 , 顺势一个侧空翻舞了一出峨眉派剑法 , 短视频火到海外……这些短视频创作队伍的生力军也正是Z世代 。
Z世代年轻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觉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 , 用新的逻辑去拼贴、组合、演绎这些要素 。 对他们而言 , 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古董 , 而是能够激发他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源泉 。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对文化自觉有过定义:“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 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 。 更重要的是文化自觉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 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 , 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 , 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 , 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 , 和其他文化一起 , 取长补短 。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 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各种文化相互交融 , Z世代正是在多元文化交融中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光彩 。

“国潮”如今是一个热词 , 这表现为不仅众多传统中国品牌借力推陈出新 , 以“国潮”为卖点的新品牌也在不断涌现 。 “国潮”澎湃 , 其中闪耀着众多青春的面庞——Z世代正是各种国潮产品的消费主力军 。
2018年被视为“国潮元年” 。 中国运动品牌李宁携中国元素鞋服亮相纽约时装周 , 故宫口红推出即热销 。 各大卫视相继打造国潮文化节目 , 从北京卫视的《上新了·故宫》《我在颐和园等你》到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洛神水赋》 , 传统袭来 , 国风浓郁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国潮其主要特点在于它的文化属性 , 多多少少都在彰显传统文化的要素符码、传递东方文化的审美和价值 。 自带中华文化属性的故宫博物院、敦煌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 , 便是受欢迎的国潮代表之一 。
无论是福布斯报告所说的“抓住Z世代消费群体 , 相当于抓住了下一个10年的增长机会” , 还是麦肯锡报告所说的“Z世代 , 是推动国内消费增长的下一个引擎” , 都说明了Z世代已是国潮消费市场最大的目标群体 。 他们成长在国富民强物质丰裕的年代 , 他们拥有的文化自信与国潮理念相互契合 , 鲜明的自我认知和个性化特征使得他们成为国潮的拥护者 。 可以说 , 他们的消费选择 , 也是他们的一种自我表达 。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教授胡钰认为 , “国潮”不仅是国货之潮 , 也是国力之潮 。 有三个重要元素隐含在“国潮”概念中 , 它们分别是民族文化、国货品牌和青年力量 。 人类社会对青年力量的歌颂和赞美这一传统由来已久 , 而当下的数字时代更凸显出年轻人的创新创造力 。

爱德华·希尔斯的著作《论传统》中有一个比喻 , 传统就像一座旧的建筑 , 人们长年住在里面 , 时不时翻修 , 它基本保持原貌 , 但人们不会把它说成是另一座建筑 。 艾略特也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曾形容过文学传统的稳定与变迁 , 文学传统被每一部融入该传统的重要作品改变 , 现存秩序在新作品问世之前形成了完美的体系 , 当新鲜事物加入后 , 整个体系必须有所修改 , 尽管是微乎其微的变化 , 这就是新事物与旧事物之间的协调 。
传统并非静止的 , 每一个世代都像新事物一样去融入传统久远的时空秩序中 , 与传统对话 , 无论这一代人多么有能力 , 也只是创造他们这一代的部分 , 而那些宣称要告别传统、抵制传统的也只能针对传统中的一部分 , 我们都活在“传统的掌心中”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