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圆桌|新媒介时代,现实主义向我们提出了什么?( 二 )


当下需要怎样的文学批评?
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和把握纷繁复杂的现实 , 又应当如何面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难题性?具体到文学实践中 , 这关系到当下需要怎样的文学批评的问题 。
吴晓东教授借由《现实主义的变奏》提供的批评范式 , 讨论了“辩证批评”的可能性 。 他引用西方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杰姆逊(Fredric Jameson)的观点 , 提出当我们身处的时代中 , 作品不再自带解码系统时 , 辩证批评就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 起到“评论、释义、破译、诊断”等重要的功能 。
贺桂梅教授则认为 , 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都面临这样的困惑:我们如何使我们感受到的这些东西变成可理解和可交流的现实主义?在这个层面上文学批评不再是向着过去的对真实性的制定 , 而是对我们的时代的可理解性的建构 。 这里文学批评包含一种理论的总体性 , 对历史不同层面的勾勒 , 也包括对文学潜能的释放 , 而在这个意义上《现实主义的变奏》展示了对多种可能的尝试 , 为我们打开了不同和视野和面向 。
日本东京大学王钦教授分析寓言批评作为杰姆逊的方法论的重要性 , 认为只有隐喻才能表达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之间的断裂关系 。 因此 , 寓言批评仍是一种通过文本的当下性把握世界的重要方法 , 并可以重新唤起文学的强度 。
【社会主义圆桌|新媒介时代,现实主义向我们提出了什么?】上海大学蔡翔教授以“现实主义向我们提出了什么”作为本场会议的闭幕发言 , 他总结为三个问题 。 第一个问题是“听与看的关系问题” , 听是倾听群众的声音 , 而看是指向未来并且改变现实的展望 。 听与看的辩证难题反映在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中 , 表现为听的强化与理论先于实践的矛盾 , 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理论与现实的断裂 。 第二个问题是现实主义如何处理政治空间、经济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差异关系 , 而在这三个空间中 , 十七年文学对生活空间的描写是不够的 , 一方面是作者出于对私人性的疑虑 , 另一方面则是对改造生活世界的分歧 。 第三个问题 , 蔡翔认为是最难的问题——实事求是 。 中国作家的写实离不开对“是”的关注 , 而“事”与“是”的纠结也构成了作家问题分析的困境 。 现实主义一定会导致实事求是的问题 , 而对于这个问题的关注 , 也助于我们思考作家与中国革命的内在关系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