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当下 , 不论是作为一种文化底色 , 还是作为一种审美取向 , “国风”在年轻人之间都显得风头正盛 。 随手打开抖音或是B站 , 以传统服饰、传统乐器、中国历史民俗为主题的长短视频往往大受欢迎 。 在文化市场上 , 从音乐到影视、从综艺到游戏……几乎所有年轻人喜爱、关注的文化产品类型 , 都将国风元素视作新的“流量密码” , 而在“草根”属性更强的网民自发创作中 , 国风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
谈起历年来优秀的国风作品与传播案例 , 许多资深“国风迷”都如数家珍 。 对于那些见证国风成熟定型、与国风作品共同成长的人而言 , 国风早已不是什么新生概念 。 然而 , 不论此前是否关注 , 所有人都能看出:最近几年 , 国风的火爆速度正迅猛飙升 。 大众化、流行化的趋势 , 让国风彻底脱离了小圈子“圈地自萌”的状态 , 成了不折不扣的主流文化 。
从结果上看 , 国风的流行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的表现 , 也为中国文化产业走出自己的道路注入了新鲜动能 , 无疑是件令人欣慰的事 。 在为此感到高兴的同时 , 人们也难免会好奇:国风何以在多年“厚积”的基础上突然薄发 , 在影响力上取得突破性的进步?要全面回答这个问题 , 当然要从许多角度分别展开 。 不过 , 如果要问促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 , 传播形式与传播渠道的升级进化 , 或许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
任何流行趋势的形成 , 都离不开传播的助力 , 国风的流行化与大众化也不例外 。 国风的核心内涵 , 无疑来自中国传统文化 , 人们对国风的喜爱 , 本质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欣赏与认同 。 然而 , 传统文化自古有之 , 国风的流行却并非常态 。 “国风”二字原本出自《诗经》 , 这一概念带动传统文化复兴 , 与21世纪初在唱片界登堂入室的“中国风音乐”不无关系 。
当时 , 以周杰伦、陶喆、王力宏等流行歌手为代表 , 不少拥有歌迷基础和传播能量的音乐人 , 都将寻找创作灵感的目光投向了传统文化 , 由此掀起了互联网时代的第一波“国风热” 。 尽管在今天的视角下 , 当年不少打着“中国风”招牌的作品 , 都有对传统文化钻研不足、简单堆砌浅白元素的嫌疑 。 但不可否认 , “中国风音乐”的流行 , 激发了最早一批年轻网民深度加工、重新演绎传统文化 , 使其融入流行 。
应当看到 , 在国风文化的早期传播中 , 专业人士的创作与草根社群的活动 , 是两条互有影响 , 但交集有限的“并行线” 。 在主流的传播渠道中 , 国风是由艺术家、文化人士和传媒行业共同定义的 。 相比之下 , 网民群体对国风的理解和发挥 , 则更多属于自娱自乐、“用爱发电”的范畴 。
其实 , 许多年轻人都是通过主流渠道了解到国风、进而爱上国风、开始传播国风的 。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 这两条传播路径都并未充分融合 。 以“汉服圈”为例 , 最热衷于复兴、推广汉服文化的网络社群 , 曾经只是一种比较边缘的亚文化 。 在这种“各玩各的”的传播模式下 , 主流渠道的国风传播常常曲高和寡 , 而草根渠道的国风传播也很少有机会大规模“破圈” 。
令人欣慰的是 , 最近几年 , 在国风传播中 , 主流渠道与草根渠道的互动不断增加 , 大有“合流”之势 。 这一变化 , 既与互联网普及、信息技术进步对网络传播模式的影响有关 , 也是平台方、渠道方的观念转变使然 。 一方面 , 主流传播体系下的国风内容日益重视网络口碑 , 不断从年轻网民的喜好中挖掘创意和想法 , 以此调整话语体系 , 促成了众多叫好又叫座的“爆款” 。 另一方面 , 年轻人常用、带有强社交属性的媒体平台 , 也将更多渠道流量分配给了国风文化的草根传播 , 为那些既有才华、又有热情的普通国风爱好者提供了更宽广的展示舞台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她画着早已过时的非主流烟熏妆,却让这期杂志脱销了…
- 传统 潮流与传统共创 是敦煌正国潮
- 如何挖掘草根创业者如何挖掘项目?
- 民居省级文保单位 和顺传统民居建筑群 · 尹氏宗祠
- 春联福建梧林传统村落:迎新春 古厝送福
- 中国传统文化 期待服装品牌站稳国潮风口
- 传统【2022高考倒计时140天】你一定能行!
- 元素传统美食&醒狮元素,浓浓广府味的非遗版跨界定制年盒上线
- 小欧 传统文化难复兴,过年越来越失年味?新年礼盒让传统文化再迎热潮
- Tiffany从“中国红”开始,解码千年传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