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菩提” , 译为“觉”或者“道” , 觉道即是佛道 。菩提心即是佛道心 , 简称道心 。我们平常说发心 , 即指发道心、发菩提心说的 。这个道心的本质 , 是大慈大悲 , 是与众生乐 , 拔众生苦 。依此旨趣而修行 , 即是菩提心 。我们任何的修行都要以此为趣向 , 好比我们发心念佛 , 即是发菩提心念佛 。
虽然我们已经知道菩提心是什么了 , 也知道学佛应当发菩提心了 , 可是 , 光说而不发心仍然是空的 , 等于不知道 。那么 , 怎样才能发起菩提心?欲发菩提心 , 应观众生苦 。若不了知众生苦 , 菩提心是发不起来的 。而要知众生苦 , 须先观自身苦 。人间八苦 , 还是小苦 , 六道轮回 , 头出头没 , 才是大苦 。观自身如此 , 观众生亦皆如此 。了达这种道理 , 即能发起菩提心了 。
学佛 , 既说为自己 , 又说为众生 , 似乎矛盾 , 其实不然 。佛教本来是圆融无碍的 , 但以我们学的不得要领 , 或学的不到家 , 往往自己造出许多矛盾抵触 , 滞塞障碍 。实际上 , 佛说法不是随便说的 , 各经各法 , 都是圆融互摄且组织严密 , 如帝网千珠交相辉映 。
此处 , 我们可以大家都熟悉的“四谛法”与“四弘誓愿”的交织关系 , 来说明这个道理 。四谛法本是了生死的小乘法 , 扩展到四宏誓愿 , 即是度众生的大乘法了 。
四谛法是:先观八苦交煎的现象 , 叫做苦谛;次观苦从何来 , 了知苦的过去因 , 叫做集谛;再观这种苦因可以消灭 , 而证入清净的涅槃 , 叫做灭谛;仰慕涅槃的清净法乐而修道 , 叫做道谛 。这就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的四谛法门 , 依此修行 , 能证阿罗汉果而不能成佛 , 所以说是小乘法 。
再说四宏誓愿 , 第一、“众生无边誓愿度”:由于苦谛扩展而观无边众生皆在苦迫中 , 我需要了生死 , 众生都需要了生死 , 并且需要我去度他们了生死 。这即是发菩提心了 , 释尊最初就是这样发心的 。这说明第一愿是由苦谛来的 。
第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为了要度众生 , 必须把众生烦恼断尽 , 他们才能得度 。而欲断众生的烦恼 , 必须先把自己无尽的烦恼断尽才行 。这说明第二愿是从集谛来的 。
第三、“法门无量誓愿学”:烦恼是无量无边的 , 众生的根机也是无量无边的 , 对治无量无边的烦恼 , 适应无量无边的根机 , 必须广用无量无边的法门 。这第三愿是为度众生而修道 , 也就是从道谛来的 。
第四、“佛道无上誓愿成”:要度众生 , 必须具有无上智慧、神通、辩才和相好庄严诸种条件 , 才能达到目的 。但是这些条件 , 惟有佛才能具备 , 所以愿成佛道 , 这是从灭谛来的 。
但我们誓愿成佛 , 是为要度众生 , 非为自享法乐 。从以上说明 , 可知后三愿(断烦恼、学法门、成佛道)都是为度众生 , 也可说是度众生的因 , 第一愿(度众生)才是四宏誓愿的目的 。即此亦可了解四谛与四宏誓愿是不一不异的 , 更可证明佛所说的是圆融无碍的 。至于说大说小 , 那是看行者的发心罢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聚观365|iPhone15Ultra造型曝光;OPPO新专利曝光
- LOW.US 劳氏Q3销售额234.79亿美元超预期 对全年业绩指引乐观
- 阳光乐观的男孩名字
- MARNI x张季“观想空间”于中国首家旗舰店揭幕
- 盘点清朝最误国误民的四位皇帝
- 男孩寓意豁达乐观的名字
- 跪求双面神探2021年网盘在线观看资源,林雨申主演的
- 考研英语分数线会下降?政治较乐观!数学降线可能性小
- 美妆观察|值得向干性皮肤推荐的“养肤”洁面清单
-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