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怨种就是我?恋爱脑鼻祖王宝钏有话说( 二 )


大怨种就是我?恋爱脑鼻祖王宝钏有话说
然而咱们也不能怪编剧,因为早在《薛平贵与王宝钏》这部剧上演之前很多很多年,相关故事就已经定型了,编剧只是在定型的故事框架里添了一些角色和冲突而已 。
影视VS戏曲
王宝钏的故事早已走出国门
其最初版本或诞生于咸丰年间
这部电视剧的原型,其实是京剧唱本《红鬃烈马》 。在《红鬃烈马》里,王宝钏就是相府千金,薛平贵就是唐朝皇子,王宝钏就是为薛平贵苦守寒窑十八年,薛平贵迎娶的就是西凉国公主,最后薛平贵就是当上了唐朝皇帝 。唱本题目为啥叫《红鬃烈马》呢?因为薛平贵出征之前,在长安先立头功,驯服了一匹谁都驯不服的红鬃烈马 。电视剧里也有薛平贵驯妖马的情节,对京剧唱本的借鉴是很全面的 。电视剧在京剧基础上,增加了原本不存在的葛大、葛青和薛平贵的义妹薛琪,又让葛青和薛琪同时暗恋薛平贵,多搞出两条感情线,为的是迎合现代观众口味 。
《红鬃烈马》又叫《武家坡》(部分唱本写成《五家坡》),因为王宝钏居住的寒窑位于武家坡 。其实不止京剧,迄今为止演绎薛平贵和王宝钏故事的剧种,还有豫剧、秦腔、川剧、越剧、湘剧、潮剧、上党梆子等等,剧目名称五花八门,但故事架构都极相似 。民国时代上海民益书局出版的一部《全部薛平贵》,那是越剧里薛平贵与王宝钏故事的完整唱本 。
1934年,鲁迅为其新书《准风月谈》写后记,有这么一段文字:“不要说角色依旧,就是脸谱也并不簇新,只是换了一个新的题目,演的还是那旧的一套 。如把《薛平贵西凉招亲》改题着《穆薛姻缘》之类,内容都一切依旧 。”由此可见,鲁迅先生还健在的时候,戏台上就在上演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故事 。
同样是1934年,西安建起一座“王宝钏祠堂”,出资人是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的母亲——当时杨虎城主政西安,担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 。最近这些年,该祠堂又被重修,成了“曲江寒窑遗址公园”的核心建筑 。杨虎城之母为啥要给王宝钏建祠堂?因为她听过王宝钏的故事 。这老太太为什么听过王宝钏故事呢?因为相关剧目很火,当时已经火遍全国,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 。
我还查到1937年的一份《世界画报》,刊登着一则消息:《王宝钏在海外上演的前后》 。据该消息说,英国某爵士希望引进中国戏剧,从大量剧目中挑了一年多,最终选中“王宝钏”,使其在伦敦剧院上演 。这说明王宝钏的故事在民国时代已经走出国门 。
那么,王宝钏故事是从民国时代诞生的吗?绝对不是,还要比民国早得多 。网上有种说法,说慈禧太后爱看戏,认为唐朝名将薛仁贵与妻子柳迎春的故事(待会儿再讲这个故事)不太过瘾,便下一道懿旨,让演员改编,于是薛仁贵被改成薛平贵,柳迎春被改成王宝钏,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故事自此诞生 。
这个传说是靠不住的,因为早在咸丰八年(1858年),清代出版商就刊刻过一部《绣像薛平贵龙凤金钗传》,书中男主角即薛平贵,女主角即王宝钏,只是故事年代被放在宋朝宋仁宗时期:宋仁宗的侧妃生下儿子,险些被正宫娘娘害死,只到将此子送出皇宫,改名薛穷(字瑞华,号平贵) 。薛穷成年,沦为乞丐,与相府王三小姐相识相爱,并在王三小姐帮助下与宋仁宗相认,最后得以继承皇位 。
目前所见文献当中,咸丰八年这部《绣像薛平贵龙凤金钗传》算是最早的“薛平贵与王宝钏”故事版本,当时慈禧并非皇后,更没有当上太后,所以“慈禧改戏”的说法并不成立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