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号走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三 )


一穷二白 , 从零起步 。 建造屏蔽试验反应堆 , 需要17个供应系统 , 数千个机器零部件 , 20万米管线……平均年龄只有23岁半的队伍中 , 没人有出国留学经历 , 也没人见过真正的反应堆 , 他们从做工程模型开始 , 用几十台手摇计算机设计、计算……
科研条件艰苦 , 生活设施落后 。 在北京远郊荒山下 , 师生们只能搭帐篷 , 动手拉电盖房 。 当时的“200号”流传着“二两坡”的说法:从清华园到虎峪村要先坐火车 , 再走十里山路 。 师生们笑称那段山路为“二两坡”——爬一次坡能消化二两馒头 。 王大中的女儿王奕 , 就是在“200号”长大的 。 王奕回忆说:“爸爸工作很忙 , 生活简朴 , 但很开心 。 ”
历经6年 , 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反应堆——清华大学屏蔽试验反应堆建成 。 王大中逐渐成长为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团队领头人 。
奋力攻克系列技术难题
“王院士是战略科学家 。 ”清华大学核研院院长张作义说 。 上世纪80年代初 , 世界各国研究反应堆还没有聚焦在安全性上 。 但王大中瞄准固有安全 , 将重点放在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研究上 。
当时 , 世界核能发展陷入低潮 , 但并没有动摇王大中的决心 。 他做出3个选择:一是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堆型;二是从小规模实验堆到全尺寸工业示范电站的发展路线;三是坚持自主创新 。 这对中国乃至世界高温气冷堆技术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
在“863”计划支持下 , 王大中带领团队开始10兆瓦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研发 。
又是“从0到1”的突破 。 张作义介绍 , 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采用球形核燃料元件 , 全堆要装2万多个球 。 产品要经过严格检验 , 可耐受1600摄氏度高温 。 制备时 , 每炉一次制备500万个颗粒 , 不合格率要小于十万分之二!
“攻克关键技术不可能一蹴而就 。 ”王大中说 。 研究团队从基础研究做起 , 最终批量生产出2万多个燃料球 , 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2000年 , 世界首座固有安全特性的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在清华大学建成 。 此时 , 距开始这项研究已过去14年 。 “许多同志 , 几乎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高温堆事业 。 ”王大中说 。 倾情一生为核能 , 这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写照?
推动成果走向社会
王大中还带领团队推动高温气冷堆从“200号”走向社会 。 多年以前 , 他就意识到核能在中国未来能源供给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意义 , 他提出要实现实验反应堆向工业规模原型堆的跨越 。
2006年 ,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被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其核心工程目标是建设一座电功率为200兆瓦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 , 为发展第四代核电技术奠定基础 。
这个工程 , 就是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 。 从立项到1号反应堆首次达到临界状态 , 又是十几年奋斗 。 “第四代核电技术 , 中国是世界上首个实际建造电站的 。 ”张作义说 。
“中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方面的探索 , 将为中国乃至世界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贡献更多‘绿色力量’ 。 ”王大中的老同事、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何建坤说 。
1994年1月 , 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 , 王大中开启了另一段精彩人生 。
在清华园 , 很多师生都亲切地称他为“大中校长” 。 他归纳出清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三个要素:大师、大楼和大学精神 。 其中 , 大师体现办学水准 , 大楼代表办学基础设施 , 大学精神则是“大学的灵魂和动力” 。
在王大中校长任上 , 清华恢复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 , 凝练出“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 , 倡导“严谨为学、诚信为人”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