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呼应城市、人与商业空间的有机关联,著名当代艺术家陆平原:勾勒向上的生命曲线( 二 )


在陆平原看来 , “故事”本事就是一种艺术的媒介 , 只是它相较于其他媒介更无形 , 它可以是一个大型纪念性建筑;可以是一段文本;可以是一个精神性的符号;也可以是某天看见的一句话 。 “故事的呈现形式有很多种类 , 这也是这个独特的媒介最吸引我的地方 , 我通过文本传达故事 , 也会从物的角度切入 , 探讨无形和有形的关系 , 但故事这种如流水般灵动的特性是最让我着迷的 , 它凝聚着关于万物的传说 , 能将物注入生命和灵魂 。 当《太阳逗Funny Sun》这件雕塑落成后 , 能像一个活的‘生命体’产生故事 , 展开一个个它与各式各样的人之间的故事 。 ”

艺术呼应城市、人与商业空间的有机关联,著名当代艺术家陆平原:勾勒向上的生命曲线
文章图片

《星期六 — 花脸雪糕》
随着城市的进步 , 以及人们对艺术文化意识的增强和认知的提升 , 艺术多元化的形式越来越受到大众期待和认可 。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脱离“白盒子”空间 , 选择在城市公共空间、商业空间里去创作艺术装置 , 去表达设计理念 , 让来来往往的人流在空间里偶遇惊喜 ,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趣味 。 在陆平原看来 , 每个时代的艺术家都在创造“活”的艺术 , 它不应该被某一个具体“盒子”所定义 , “正如今天我们看见博物馆中的一个独立陈列的雕塑 , 它曾经就有可能是与建筑和环境相互依存的;同样的 , 今天创造的艺术物品未来或许也会被陈列在博物馆里 。 ”
当艺术作品在失去了“白盒子”的保护之后所面对的 , 是全开放的空间和无意识的人流 , 如何在这样的空间里保有话语权?如何让公共艺术真正“走”出去 , 去贴近大众?

艺术呼应城市、人与商业空间的有机关联,著名当代艺术家陆平原:勾勒向上的生命曲线
文章图片

《1984》 , 广州空港双年展 , 2019
陆平原认为 , 在美术馆与公共空间中欣赏艺术 , 其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可预知” , “当人们前往美术馆看艺术作品 , 会先有一个预设 , 观众会根据美术馆的路线或是引导去欣赏和阅读作品 , 它相对线性 , 会有个‘自传式的剧本’ 。 但公共艺术的观众是无法预知的 , 观众与艺术是一种‘偶遇’的状态 , 这种状态无形 , 却有有趣的地方 , 除了对作品的要求以外 , 它需要艺术家或策展人把整个城市作为艺术创作的一个背景或是载体 , 来考虑人群活动和环境因素替代雕塑的‘底座’ , 城市历史和流动的传说替代挂画的‘墙面’ , 或是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 这需要艺术家们扩大原本的语境来创作 。 ”
除此之外 , 在这种无序的、毫无计划的空间 , 在艺术家们创作的过程中 , 更需要把“人”的因素作为作品的一部分 , 因为 , 人们对于公共艺术装置的打卡和社交分享愈来愈趋之若鹜 , “观众都希望看见‘我’和一件作品在一起 , 在打卡拍摄的影像中 , ‘我’比‘作品’要重要 , 哪怕只拍作品 , 也有‘我’的痕迹 , 这会拉近人和艺术之间的距离 , 让艺术与更多的人发生直接的关系 , ”陆平原说 , “这是一件好事 , 是时代和科技给予创作者的新命题 , 因此 , 我们似乎也更要去仔细观看和研究那些不能快速被社交媒体化的艺术作品 , 去了解作品背后不能被图像化的内容 , 这样才能有比较全面的艺术欣赏视角 。 ”
【艺术呼应城市、人与商业空间的有机关联,著名当代艺术家陆平原:勾勒向上的生命曲线】谈及公共艺术的未来发展 , 陆平原告诉我们 , “真正优秀的公共艺术 , 应该是属于时代并能超越时代的 , 它不轻易被观赏者的年龄和人群的属性所限制 , 我认为好的艺术家工作就像在用各种方式描绘他心目中的时代肖像 。 通过艺术家和城市发展者们的长期努力 , 可以更进一步的突破和改变艺术和人们之间的距离 , 真正让艺术文化社交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