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宋照青:城市有机更新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


历史|宋照青:城市有机更新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
文章图片

日清设计创始人、总建筑师宋照青
“日清设计创始人、总建筑师宋照青先生以其‘删繁就简 , 溯本清源’的建筑哲学 , 从上海旧城改造项目实践出发 , 探索石库门老建筑的保留方式并重新赋予其新生命 。 ”在2020 ICONIC AWARDS官网 , 对于建筑师宋照青在城市更新领域的既有建树与先导作用 , 德国设计委员会给出这样的评语 。
回溯中国城市更新的历史 , 上海新天地是一座绕不开的高峰 。 1998年 , 宋照青受日建设计派遣回到上海 , 与Ben Wood的设计事务所联手 , 打造这个开创了中国城市更新先河的项目 。
2001年新天地竣工后 , 宋照青创办“日清设计” , 在20年的时光里主导和参与了上海的爱民弄微更新、华师大丽娃河书吧修缮、华山路U-CUBE改造 , 以及武汉的汉阳铁厂改造等城市更新实践 , “我所关注的一直是城市问题 。 我们的城市需要有机更新思想 , 促进城市聚集 , 促进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 。 ”

历史|宋照青:城市有机更新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
文章图片

融创1890·武汉汉阳铁厂改造
一直被模仿的上海新天地
“中国有句成语 , 走马观花 , 意思是匆忙地行进 , 会错失路边的美景 。 上海的城市景观变化如此之快 。 急不可耐地以新废旧 , 使很多的都市美景消失了 。 ”在2002年发表于建筑学报的《昨天 , 明天 , 相会于今天——简谈上海旧城改建项目新天地设计》中 , 宋照青写下了这样的前言 , 在以旧区改造和城市建设为主导的1990年代 , 作为海派文化经典符号的石库门 , 多是“七十二家房客”的情况 , 人们梦想着告别窘迫环境 , 住进新公寓 。
1998年 , 宋照青与美国波士顿昆西市场改建及林肯大道的设计者Ben Wood共同着手上海新天地的规划设计 , 距离《上海市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还有5年 , 当时中国城市对于历史文化保护的对象 , 还停留在单体建筑 , 尚未延展到历史风貌范畴 。
新天地的设计团队以成片开发性保护的模式 , 在保留部分地块建筑形式、立面造型和空间尺度的同时 , 将全新的建筑以灵活多变的空间形式与老建筑交融到一起 。 这一历史建筑承载当代文明的案例 , 按下了石库门更新的启动键 。 在新天地面世不久 , 上海作出决定 , 保留2000万平方米的石库门历史建筑 , 田子坊、建业里、张园 , 陆续开启石库门更新的探索 。
在宋照青看来 , 上海新天地最大的创举是将居住环境改变为商业环境 , 同时创造了一个城市名片 , 带动了周边地区 , “产业结构转型同时创造了一个城市的中心 , 一个新的中心 。 ”
改造之前 , 2000多户居民拥挤在南里、北里两块狭小的街区内;改造之后 , 这个环境脏乱的居住区成为与外滩齐名的城市中心 。 一面面导游的小旗帜浮动在潮水般的人群中 , 中国人、外国人 , 都来“打卡” , 它是中国人眼里的世界 , 外国人眼里的上海 。
从2001年投入使用起 , 上海新天地也成为各地政府参观、学习乃至效仿的热门 。 而在宋照青看来 , 这个项目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 , “新天地不是孤立的 , 而是瑞安房地产太平桥地块改造项目的一部分 。 太平桥地块占地70公顷 , 新天地只是相当于一个展示区 , 整个项目还包括太平湖绿地、翠湖天地、企业天地等 , 新天地的开发成本能够通过周边住宅和商业的开发回收 , 实现投入与产出的平衡 。 ”
宋照青认为 , 政府支持、开发商投入 , 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 是上海新天地的核心价值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