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遇难人员或不知定位仪能求救 背后的真相让人目瞪口呆( 三 )


作业工具包括:RTK定位仪,森林罗盘,2把工兵铲,3把砍刀,油漆,排笔,树牌,卷尺,皮尺,钉子,一次性雨衣,1个2万毫安充电宝,1矿泉水瓶汽油(驾驶员何某某担心他们晚上下不了山,从备用油桶里给他们倒的1矿泉水瓶汽油,供生火取暖、防野兽、稀释油漆用);张瑜背了1个迷彩大包(吃的和作业工具),张金榜背了1个灰色蓝色双肩包(罗盘、平板) 。
↑搜救人员发现的失联人员的雨衣碎片 。 图据央视新闻
龚波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野外勘探项目的经费一般较为充裕,单位会配发野外装备,比如背包、雨衣、羽绒服等,一般也不存在克扣资金情形 。 因为上山的装备需要自己背,所以很多人会选择轻装前行,“我们发的雨衣很厚很重,所以一般都不愿背上山 。 ”
对于野外作业的经费与补助,据接近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的人士表示,单位给队员的补助是300元食宿包干,由他们自己准备食物和水,“领导在这块不会做强调,下雨最多带件一次性雨衣 。 ”
龚波也表示,他们行前的食物准备,一般是由单位下发经费,由个人自行采购,“我们有任务时,早上四五点钟起床,然后必须吃干的东西,比如很多肉、米饭 。 之后带上干粮,一般是压缩饼干、火腿肠、巧克力、奶糖,主要是高热量的食物 。 ”
“他们准备的食品像是自己喜欢吃的,不像是山上所需要的 。 ”龚波想不明白,既然知道有可能要在山上住一晚,为什么物资没有带够?
【哀牢山遇难人员或不知定位仪能求救 背后的真相让人目瞪口呆】根据龚波的经验,在外出进行地质勘探时,一般情况下他不会在野外露营露宿,“都是当天上去,当天下来 。 因为晚上在野外住是非常危险的,没有特殊情况就当天必须回来 。 ”
如情况特殊,需要留宿山中,怎么办?
龚波称,在下午4点左右,就需要趁着天色未黑,为过夜做准备,“马上找露营地,比如山洞、岩墙,把树砍下来搭个窝棚,提前把柴火找好”,晚上露宿时需有人值夜,看好柴火,“火一熄,人就容易失温,所以生火特别重要 。 ”
此外,很多人不理解4名调查人员的联络装备RTK为何失效?RTK设备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定位仪器,只要打开,就能通过卫星将实时数据传送至后方指挥中心,后方指挥中心也能够通过相关数据准确定位出设备所在的位置,差别属于“厘米级” 。
但是,4名调查人员携带的4台RTK设备,进山后并没有被打开过 。 据媒体报道,4名调查人员13日进山后,13日中午12点59分,曾最后一次与外界通话;14日7时30分,哀牢山附近基站最后一次收到队员的手机信号 。
龚波则表示,有时候高科技产品在原始森林没法用,RTK设备也有可能没办法接受信号,“原始森林和开发过的森林不一样 。 如果建的基站离得远,打开了也无法接收信号 。 ”
04
自然资源调查是否有行业规范?
实际上,对于自然资源调查工作的指导,国内不乏规范和标准文件 。
以地质调查为例,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等单位起草、于2005年5月1日实施的《地质勘探安全规程》(下称“安全规程”),对地质勘探单位的制度健全、从业人员相关技能等均作出相关规定 。
比如,地质勘探项目组每年野外工作出队前或变换工作地区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从业人员应熟悉工作地区人文、地理和危险因素,掌握当地野外生存、避险和相关应急技能 。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规定
《安全规程》还提到,地质勘探单位应了解和掌握工作区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和安全情况等信息,并且需将安全信息和预防措施及时向野外从业人员告知 。 此外,地质勘探单位应为野外从业人员配备野外生存指南、救生包、无线电通讯设备等装备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