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人士称,此次林调行动,从各个办公室抽调了100多人参与,4名调查人员也在其中 。 据他所知,参与此次林调的人员,没有专门的标准和门槛,主要是“年轻人上” 。 每个小组都有固定样地点号,需要自己去分析,研究进山路线 。
该人士透露,该中心曾为队员配发过手电、充电宝、登山背包等物资,但是此次临时组织的行动并没有专门给相关人员配背包和冲锋衣、鞋等用品,也没有专门对天气和线路进行预先的分析与研判,“没什么技术含量” 。
该人士还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4名调查人员只知道RTK是到达样地点位后,用来定位样地的坐标的,到点才会开机采坐标,“并不知道这个装置在途中有定位功能,还有求救功能 。 ”
对于以上疑问,红星新闻采访人员多次致电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党委书记范忠禹,但他均以“暂时无法回答媒体”为由婉拒 。 据《玉溪日报》报道,此前,范忠禹曾在设立于新平县境内的一线指挥部,与玉溪市的领导共同研究对4名失踪人员的救援工作 。
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官网,在2021年5月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曾临时组建由18名员工、6个小组构成的“突击队”,进入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土地质量调查样品采集任务,上山和下山分别用时6小时和5小时,随后完成样品采集 。
多名自然资源调查领域的专家均向红星新闻采访人员强调,自然资源调查本身是一项具有危险性的工作 。
据国土资源报报道,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大红山铁矿会战期间,几千名地质队员在哀牢山深处的原始森林中开展工作,仅云南第九地质队一个队就在会战期间牺牲了34名职工,平均年龄39岁 。
02
4人是否有野外勘查经验?
有20多年地质调查经验的专家龚波介绍,森林调查、地质调查、物种调查等都属于自然资源调查,三者有相同之处 。 本次哀牢山进行的样方调查,是指在出发前选好调查植物群落数量的样方地块,到了选定区域后再打开RTK定位仪开始调查、采集数据,“是对点的调查,而地质调查是‘线’的调查 。 ”他说 。
在龚波看来,一般野外地质勘查当天去当天回,技术难度不大,主要靠调查员自己的经验,不进行天气和路线分析很正常,“此前他们所在部队就是搞地质勘探的,后来转入单位也从事同样工作,不能说他们不专业,应该是专业对口 。 ”
龚波认为,造成此次悲剧最主要原因,可能是4名调查人员比较大意,对困难预知不足,相应准备也不足 。 在最终调查结果出来前,龚波对以下几个问题比较疑惑:他们为什么没有往山下走?他们带了汽油可以生火,为什么还会失温?
此前有媒体报道,因罗盘失灵,4名调查人员一直围着简易营地跑 。 龚波说,有可能是4人当时已经很冷了,为了不失温,他们想保持自己的体温,只能绕圈跑,但是最终体力不支倒下 。
龚波有过山上迷路的经历 。 当年他们两人上山,遇大雾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见,罗盘只能告诉他们营地和目的地大致方位,但找不到具体的路 。 到下午三四点,他们没有继续前进,而是立刻找一条山沟,沿着山沟走,最终在晚上12点半找到村子 。
03
所带物资装备是否齐全?
除了4名调查人员的野外勘探经验,网友质疑最多的是他们的物资装备 。 有人甚至认为,4名调查人员可能存在项目资金被克扣、单位配备的装备老旧、物资不足 。
据红星新闻此前报道,进入哀牢山前,4人携带的食物包括:2包蛋黄派、4个八宝粥、1包巧克力、1包瓜子、4包鸡翅、4瓶饮料;香烟若干;穿的包括:张金榜(黄色冲锋衣+保暖内衣),杨敏、张瑜(迷彩服+保暖内衣),刘宇(羽绒服+配发的冲锋衣)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哀牢山救援人员点三根烟慰亡灵 设备失灵向导不辨方向
- 遇难地质人员进山为何穿一次性雨衣 入山人员基本装备必须过硬!
- 哀牢山遇难地质队员生前活动细节 地理环境十分复杂
- 4名地质人员为何在哀牢山遭遇不测 遗体转移工作有一定的困难
- 4名遇难地质队员携带装备披露 有生火汽油随身仍有若干零食
- 哀牢山遇难4人进山为调查森林资源 有野外生存能力却还是没能敌过大自然的力量
- 4名失联地质人员均遇难 张喻个人资料介绍
- 4名失联地质人员均遇难 刘宇个人资料介绍
- 4名失联地质人员均遇难 张金榜个人资料介绍
- 4名遇难地质人员身份披露 均当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