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初婚人数7年下降近半 90后结婚比例为何不高


中国初婚人数7年下降近半 90后结婚比例为何不高

文章插图

我国结婚人数持续减少, 单身群体日益扩大 。
《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 2020年, 结婚登记人数共计814.33万对, 较2019年减少了113万对 。 这也是自2013年达到1346.93万对后, 连续7年下降;这也创下自2003年(811.4万对)以来近17年的新低 。 相比2013年的最高峰, 2020年结婚人数下降了39.5%, 接近四成 。
【中国初婚人数7年下降近半 90后结婚比例为何不高】结婚登记数据包括初婚人数和再婚人数, 相比再婚人数, 初婚人数与出生人口的关系更为密切 。 2013年也是初婚人数的最高峰, 达到2385.96万人 。 而到2020年, 初婚人数为1228.6万人, 7年下降48.5%, 接近一半 。 比结婚对数降幅多了9个百分点 。
为何初婚人数降幅这么大?适婚年龄人口下降是一个因素, 但并非全部 。 1986~1990年这5年出生人口都超过了2300万, 尤其是1987年更是创下自1972年后人口出生的最高峰——2508万人, 1988年有2445万人 。 此外, 1985年也接近2200万人 。 这部分群体进入25、26岁的结婚阶段时, 对应的主要是2010年到2015年的初婚群体 。
从2009年到2015年, 我国初婚人数均超过2100万人, 其中, 2010年到2014年这5年都超过2200万人, 2013年创下了2385.96万人的最高峰, 对应的恰恰是1987年这一人口出生高峰 。
进入上世纪90年代, 虽然年出生人口不断走低, 但一直到1997年, 我国年出生人口都超过2000万 。 1994年出生人口比1987年下降16.4%, 但降幅远小于从2013到2020初婚人数的降幅 。 这说明, 当前进入适婚年龄的“90后”群体, 未婚比例很高 。
因此, 初婚人数下降近半, 除了适婚人群总量减少外, 还有其他更突出的原因 。
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教授对第一财经分析, “90后”一代独生子女多, 即使出生在农村的也有不少是独生子女 。 这一代人受教育年限越来越长 。 即使到了法定的男22、女20的结婚年龄, 不少人还是学生身份 。 没有上大学的农村青年, 大部分人也外出打工谋生, 这种状态也影响了婚育 。
比如, 很多人硕士毕业一般都25、26岁了, 工作几年就接近30岁了 。 此外, 大城市化、经济压力以及婚恋观念变化, 也使得结婚年龄不断推迟, 晚婚甚至不婚的人越来越多 。
董玉整分析, 城镇化快速提升, 会影响人们的婚育观念和行为 。 近十年来, 人口加速向大城市、中心城市转移, 住房、交通、消费等压力大, 对人们的恋爱结婚都会有实际影响 。
尤其从个体来看, “90后”生活条件更优越, 接受教育时间更长, 生活方式更多样 。 他们对自己未来构想的自主性, 相对于父母辈会显得更加强烈 。 婚育年龄延迟拉长, 个体之间也会相互影响 。
“甚至还有人认为结婚生子在客观上、现实上会影响事业发展和生活品位, 推迟结婚生育便成了一个现实的决策 。 总之, 适婚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还处于未婚状态, 其比例还有上升的趋势 。 ”董玉整说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