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学和算命术的发展历史

中国在殷商以前就有“受命于天”的思想 , 殷商时期“受命于天”更是被镌刻在钟鼎之上乃至先民心中 。 先民很早就懂得用简单的卜筮算吉凶 。 《诗经·大雅》有:“敬天之怒 , 无敢戏豫 , 无天之谕 , 无敢驱驰” 。 易经出现后 , 在儒道两家的极力推崇之下 , 打卦算命成了知识分子的必备学问 。 到了两千年前的东汉 , 王充提出了五行论命和生肖相生相克的理论并且付诸了实践 , 命理学和算命术得以建立 。 应该说王充是中国算命术历史的先驱 。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 天命注定的观点已经得到了知识阶层和大众的普遍认可 , 晋葛洪提出人一生的吉凶祸福早在父母交合受孕之际已经注定 。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已成为一个普遍的信仰 。 再经三国、隋 , 至唐 , 算命术确立 。
唐朝的算命术把出生的年月日与五行结合了起来 , 加之印度的占星术的传入 , 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算命术的发展 。 唐李虚中是中国算命史上的重要人物 , 韩愈在《韩昌黎文集》中评价他无所不通 , 推算人的寿命和贵贱 , 百不失一二 。 其学术汪洋奥义 。 接下来 , 五代的徐子平醉心于八字算命术的研究 。 他是个隐士 , 不喜欢做官 , 长期隐居于华山西侧的棠峰洞之中 , 对八字命理做了系统的总结 , 所以八字推命术又叫做“子平术” 。 徐子平继承了李虚中的学说 , 如果说王充的理论还比较粗糙的话 , 到了徐子平则使算命术趋于完善 。 后世的明理学家皆从其说 。
徐子平的贡献在于他在李虚中的基础上建立了“四柱”法 。 所谓的四柱就是出生年份的天干地支为第一柱 , 月份的天干地支为第二柱 , 日期为第三柱 , 时辰为第四柱 。 每一柱天干一个字 , 地支一个字 , 共两个字 。 这样 , 四柱加起来共八个字 , 然后根据这八个字的阴阳五行进行推算 , 这样就可以知道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的大致情况了 。
到了宋元明清 , 特别是明代 , 算命术达到了顶峰 , 朝野上下 , 王公平民趋之若鹜 , 笃信不疑 。 命理著作之多蔚为大观 , 其中开国功臣宋濂的《禄命辨》 , 明初重臣刘基的《滴天髓原注》 , 对命理理论发展的价值是有目共睹的 。 到了清朝 , 算命术依旧长盛不衰 , 不仅研究命理和算命的著作繁多 , 而且算命的人才辈出 。
接下来到了民国 , 知识分子、官僚、军阀、资本家更是个个笃信命运 , 包括蒋介石也是如此 。 民国最著名的算命高手有两个 , 即“南袁北韦” , 一个就读北京大学 , 一个就读复旦大学 。
“南袁”指的是袁树珊 , 网上说 , 他本是医卜世家 , 家学渊源 。 其父熟谙诸子百家 , 精通卜筮之术 , 尤精医术 , 著有《医门集要》、《养生三要》等 , 并辑有《中国历代卜人传》一书 。
袁树珊是闻名海内的医学家、星相家 , 尤其对命理极为精通 。 他就学于北京大学 , 并赴日本留学 , 在东京帝大攻读社会学 。 学成归来后 , 袁树珊受到行政院长谭延闿赏识 , 但袁树珊无视功名利禄 , 坚辞返乡 , 专心于星相学的研究 , 并继续以医卜行世 。
三十年代 , 袁先生学问已成 , 遂不再行医 , 正式投身于星相界 。 民国大员何应钦非常钦佩他 , 并向蒋介石力荐 。 蒋公欣然前往算命 。 袁树珊直言批述 , 甚得蒋公欣赏 。 消息传开后 , 上至政界显要 , 下至富商巨贾 , 均以手持袁先生所批的命单为荣 。 来人如织 , 门庭若市 。 其中有少年得志的江苏省民政厅厅长缪斌 , 也驾临请批命书 。 命书最末一句是"受累于吴" , 众人不解 , 缪斌本人也未详加请教 。 结果他因无锡同乡、国民党元老吴稚辉运作不当而被枪决 , 应了袁树珊先生的"受累于吴"之谶!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