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殡有什么禁忌

出殡有什么禁忌
1、忌双日出殡 。双日则有不祥的预兆,认为双日出殡有死两人的含义,因而出殡时必择单日,忌于双日举行 。

2、忌正午出殡 。在黎族地区有这一禁忌习俗 。黎人家中如有人去世,多是上午亡而下午葬,或下午亡次日葬,在家停尸时间甚短,但忌于正午时分出殡 。认为违忌时会招致凶灾 。
3、忌泪洒尸身 。流传于部分地区的一种说法,如果家中有人亡故,而为死者穿衣服时应忌悲泣,以免泪洒尸身 。认为会有状况发生,惊起亡灵 。
4、忌棺木从门出 。有满族地禁忌习俗之说 。认为门是供人出入之所,忌逝者横行,否则以为不吉,因有从窗户出棺的习俗 。
5、灵前忌有猫出现 。死者于出殡前,停尸守灵,忌有猫接近,认为有猫触及,或跳越前后,会如死者会骤然而立一般,有祸害家人之意 。
6、应忌理发 。若家中如有人去世,家属或男子在一个月内不得理发、刮脸 。长辈亡故,多是由晚辈进行恪守,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先亲去世,留发以表达哀痛、孝心与思念 。还有部分地区认为是理发是在改变自己形貌,使亡灵不能辨认,以避免灾祸 。此外还有一说,认为婴儿出生后百日始能理发,否则会有夭折之祸 。
7、忌日禁欢乐 。即亲丧之日,忌举吉事,如饮酒作乐等 。自不用说,逝者丧生之日,做欢乐的事情会视为大不敬 。在“忌日”亦称“忌食”之时,古人如此说:《礼记-檀弓上》云:“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 。”这是大家一并而遵的 。
出殡的流程有哪些
旧时出殡前,在山西各地,如沁县、祁县等地都有“点主”的仪式 。即请人用朱砂笔往牌位上原来写的“ 王”字上加一点,使“ 王”字成为“主”字 。俗称“成主”,即成为神灵之意 。点主的人称为“点主官”,要请当地德高望重的名流学者或地方长官担任 。这项仪式一般只限于正常死亡的中、老年人,幼丧及凶死者不举行 。
出殡这一天,亲友、邻里汇集丧家,祭送奠仪,以示哀悼 。奠仪一般包括祭席、馒首、挽幛、纸扎 。至亲送祭席 。俗称“祭”,以肴馔为主,每一付都要插大小不等的纸花,其次则为馒首,即一种用碗扣出上笼蒸熟的面食 。亲朋好友大多送挽幛、挽联,以后衍化为一块布料 。普通街坊则送四色纸礼,含蜡烛、香、锡箔、纸四样,或仅纸一道 。五十年代以后,纸礼多为花圈代替 。
吊祭者公奠之后,死者的长子跪拜致礼,即身背棺木大头,在众人的协助下把棺木移出灵棚,俗称“出灵” 。山西各地都有在出灵时于棺木后头打碎死者生前用过的一个饭碗的习俗,五寨一带称之为“斩殃”,取的是斩殃杀祟,祛灾除祸之意 。有些地方还要磕碎死者生前用过的药罐,表示今后家中不再有人生病,再也用不着熬药了 。
起灵前,晋中祁县一带,死者的儿子们还要进行一种摁“食压钵”的仪式 。他们在一个瓷罐中挟入各种菜肴、食品,然后轮番摁捺,一直到满为止。最上面放一个馒头盖住,用一双筷子竖立穿孔,上面再盘一些染红的粉丝 。此罐食品连同“下气馒首”、“长明灯”等,在出殡时都将随棺下葬 。
棺木抬出灵堂后,便放到预先绑好的架子上,有豆腐架、二龙杠、独龙杠等数种形式 。五寨一带,还要在棺木前摆上供桌、供品,家人扛着引魂幡,在鼓乐声中绕棺木左转三圈,右转三圈,以表示对死者的依恋难舍 。每转一圈,就要浇奠一次 。绕棺完毕,升棺起灵,当地称为“绕灵大起丧” 。
山西各地出殡盛行用棺罩,其状如长形轿体,上有锡顶葫芦头金顶,四角男性死者用龙头龙尾,女性用凤头凤尾,周围饰以红、蓝、黄布帷幔,上绘各种吉祥如意的图案 。这种器物均有店铺专门出赁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