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读者,你觉得美国人文章里的英制单位在翻译时应该换算成公制吗?( 二 )


对于文学作品,计量单位可以视为特定场合下的专有名词,就像中国古代小说语境中出现的尺、寸、斤、两等,这些名词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应该尽可能保留其原始形式,一般来说也没必要非得让读者知道一个精确的绝对数字 。当然,对于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身高、体重等关系到人物形象刻画的数字,用脚注来标注一个以国家规范单位表述的公制参考数值是比较合理的 。
第三,介于严肃科技类文献和纯虚构类文学创作之间的非虚构体裁,如人文社科类文章、传记、散文、新闻、生活教程等,对于这类文字,一般没有强制性要求,但原则上肯定应该以尽可能照顾读者的理解感受为主,对翻译者而言,可以依据以下准则判断——凡是不属于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之列的单位,无论是英制,还是马力、卡路里等习惯单位,都要默认读者首次接触时一无所知,如果要在译文中保留这些非规范单位,需要给出相应的解释(换算),或者给出一个用于比较的依据 。至于换算的规则,按上面第一条操作就可以了(同样要注意区分约数和精确数) 。
比如,如果一段新闻的原文是“某品牌汽车的油耗为每加仑x英里”,翻译时应该默认读者完全不知道“英里”和“加仑”为何物,那么原文的x就是个没有任何意义的数字,这里就有必要在原数字后用括号标注(约合每升y公里) 。但如果原文是基于美国的本土语境,最好还是保留基于英制的原始数据 。不过,如果新闻原文说“汽油价格从每加仑3美元涨到了4美元”,这里倒没有必要注解,因为原文表达的只是一个对比的意思,读者知不知道“每加仑”到底是多少不影响对原句的理解 。
【作为读者,你觉得美国人文章里的英制单位在翻译时应该换算成公制吗?】实际上,美国人的文章,尤其是自然科学类文献和新闻里出现英制单位的数量,除了政府规范或工程领域的原始数据,大部分本身就是从公制的原始语境下转换过来的(比如美国的电视台报道奥运会的时候就经常会在选手成绩后标注一个英制换算) 。如果原作者使用英制单位表述(而没有附带标注公制),其本意就是便于只认识英制单位的人群理解,那么作为译者,自然也要为根本不认识英制单位的人群考虑,完全可以按有效数字修约规则直接写成公制,不需要附带英制原文的数字 。据我所知,在一些规范要求更严格的国家,比如日本,在新闻这样的领域,不说一般计量,连货币单位都是要统一换算成本国币值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