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山记文言文翻译


《游黄山记》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是一篇记述游山经过的优美文字 。文章描写山路险仄险绝,尽管已请人背负,上下山时仍然感到惊心动魄,但在这奇险中更加体味到登山的乐趣 。

游黄山记文言文翻译

文章插图
原文翻译:
癸卯四月二日,我游览了白岳峰后,就在沐浴了黄山的温泉 。泉水甜美而清冽,在悬崖的下面 。晚上在慈光寺住宿 。
第二天早上,和尚告诉我说:“从这里开始,山路狭窄危险,连兜笼也容不下 。你自己步行太辛苦,幸亏当地有背惯了游客的人,叫做‘海马’,可以雇佣 。”便领了五六个健壮的人来,人人手里拿着几丈布 。我自觉好笑,难道瘦弱的老人又重新做了襁褓中的婴儿了吗?开始时还想强撑着自己走,等到疲劳不堪时,就绑缚在“海马”的背上,这样一半自己走一半靠人背着攀登 。走到云巢路断了,只有踩着木梯子上去 。只见万座山峰直刺苍穹,慈光寺已经落在锅底了 。当晚到达文殊院,住了下来 。
天下着雨,非常冷,正午还要穿着厚皮衣烤火取暖 。云气直扑进屋,像要把房子夺去,一会儿功夫,屋内一片云雾迷蒙,两人对面坐着仅能听到声音,云气散后,步行到立雪台,台上有棵古松,根生长在东面,树干倒向西面,树冠朝着南方,穿进山石中,又穿裂山石生长出来,山石像是活的,似乎中间是空的,所以树干能藏身其中,而和山石合为一体 。又像是害怕天公而不敢向上生长,树干有十围粗,高度却不到二尺 。其他松树像这样的很多,无法一一加以描述 。晚上,云气更加稀薄,周围的山峰像儿孙拜见长辈一样俯伏着 。
第二天,从立雪台左侧转弯走下来,经过百步云梯,路又断了,忽然见一块石头像大鳌鱼,张着巨口,不得已只好走进鱼口中,穿过鱼腹从鱼背上出来,看到的又是一番天地 。登上丹台,爬上光明顶,它和莲花、天都两座山峰,像鼎的三条腿一样高高地相互对峙,天风吹得人站立不住 。晚上到达狮林寺住宿 。趁太阳未落,又登上始信峰 。始信峰有三座山峰,远看好像只有两座山峰相对耸立,近前看才见另一座山峰躲在它们身后 。始信峰既高又险,下面就是深不见底的溪谷 。我站在山顶,脚趾都露出二分在悬崖外边 。和尚担心,用手拉住我 。我笑着说:“掉下去也不要紧 。”和尚问道:“为什么?”我说:“溪谷没有底,那么人掉下去也就没有底,飘飘荡荡谁知道飘到哪里去?即使有底,也要很久才能到,完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找到活的办法 。”和尚笑了起来 。
第二天,攀登大小清凉台,台下的峰峦像笔,像箭、像笋、像竹林、像刀枪剑戟,像船上的桅杆,又像天帝开玩笑把武器库中的武器仪仗全散落在地上,大约有吃一顿饭的功夫,像有一匹白绢飘过来缠绕着树木,僧人高兴告诉我说:“这就是云铺海 。”开始时朦朦胧胧,像熔化的白银,散开的棉团,过了很久浑然成了一片 。青山全都露出一点角尖,像一大盘白油脂中有很多笋尖竖立的样子,一会儿云气散去,只见万座山峰聚集耸立,又都恢复了原貌 。我坐在松顶,苦于太阳晒得厉害,忽然起了一片云彩为我遮蔽,才知道云彩也有高下的区别,不全是一模一样的 。
初九日,从天柱峰转道下来,过白沙矼,到达云谷,家里的佣人们用轿子迎接我,这次共计步行五十多里路,进山一共七天 。
游黄山记文言文翻译

文章插图
全文内容:
【游黄山记文言文翻译】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 。夕宿慈光寺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