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女驸马》最后已是完美结局,为何又编出后传太悲情了?

在我的印象中 , 黄梅戏的典范就是“夫妻双双把家还” , 曲调优美朗朗上口 , 而且更重要的是唱词比较容易听懂 。其次吸引我的 , 大概就是《女驸马》的剧情了:民女冯素贞自幼许配李兆廷 , 后李家败落 , 兆廷投亲冯府 , 岳父母嫌贫爱富 , 逼其退婚 。冯素贞花园赠银于兆廷 , 冯父撞见 , 诬李为盗 , 将其送官入狱 , 逼素贞另嫁宰相刘文举之子 。冯素贞男装出逃 , 在京冒李兆廷之名应试中魁 , 被皇家强招为驸马 。花烛之夜 , 素贞冒死陈词感动公主 。在公主帮助下 , 皇帝收素贞为义女 , 又释兆廷 , 并招素贞之兄 , 前科状元冯少英为驸马 。两对新人乃同结秦晋 。该剧通过女扮男装冒名赶考、偶中状元误招东床驸马、洞房献智化险为夷等一系列近乎离奇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戏剧情节 , 塑造了一个善良、勇敢、聪慧的古代少女形象 。不得不说 , 剧目的情节跌至起伏 , 而且在封建礼教社会 , 这样的剧情无疑是不落俗套 , 非常具有新意的 。
1959年 , 《女驸马》由著名艺术家严凤英主演 , 拍摄了彩色戏曲片 , 在全国引起轰动 。1986年安庆市黄梅戏剧团再度排演此剧 , 由优秀青年演员韩再芬等主演 。我观看的就是由韩再芬老师等人出演的版本 。
第一段是悔婚拒婚 , 雷雨交加使气氛格外的压抑 , 而李兆廷的母亲就在这天去世了 。场景一转 , 冯素珍出场 , 手中绣着戏水鸳鸯 , 却心神不宁地开窗远望 , 愁苦之色溢于言表 。“荷花香消菊待黄 , 池边衰柳沐残阳 , 愁肠偏逢愁时节 , 几回思母又望郎 。”短短地几句歌词勾画出了秋风萧瑟的景象 , 更加衬托出了素珍的愁思 , 而这愁思从何而来?歌词中已经点明 , 是因为思母、望郎 。其实 , 在画面转至素珍的闺房时 , 我就被伴唱优美的旋律感染了 , 其后我又惊艳于素珍的表演 。不得不说 , 韩老师作为我国优秀的戏剧演员 , 扮相俏丽、噪音圆润、表演细腻 , 每一个动作和神情 , 都将所要表达的感情融入其中 , 带领观众随着她的表演而或悲或喜 。在我看来 , 韩老师的表演更加透着一种中国传统的婉约美 , 一开始的愁肠百结 , 听闻李郎前来的欢欣雀跃 , 都用一个个眼神 , 一个个手势 , 一个个身体的姿态传递给观众 , 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
《女驸马》的开头无疑是成功的 。优美的戏曲 , 精湛的演技 , 引起悬念和后续矛盾的情节 , 都让我有想看下去的欲望 。
第二段是远走高飞 , 这一段的情节渐入高潮 。冯素珍经历了一路上的躲躲藏藏 , 赶去京城寻兄长 , 她冒名顶替李兆廷应试 , 谁知竟金榜题名 , 高中状元 。
其实在从头开始看《女驸马》之前 , 我先观看了《女驸马》第二段中的"为救李郎离家园 , 谁料金榜中状元"选段 。这是流传很广的黄梅戏名段 , 旋律优美动听 , 唱起来朗朗上口 , 给人带来欢快愉悦的心情 。“我也曾赴过琼林宴 , 我也曾打马御街前 , 人人夸我潘安貌 , 原来纱帽罩婵娟”这段旋律听过之后就很难忘掉 , 而韩老师也充分表演出了素珍当时喜悦 , 自豪 , 对未来充满希望与美好愿景的心情 。通过这段黄梅戏名段 , 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国戏剧之美——这是由感染力的 , 可以让人感到愉悦的美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