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什么星座-鲁迅什么时间在北大( 二 )



越明年二月,鲁迅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留学 。 官方的意思大概是要继续学开矿的吧,但那时的官僚机构和现在差不多,办事前后不接头,留学生一到日本,就放任不管了 。 鲁迅最先进的是东京的弘文学院 。 这是一所私立的专门为中国留学生设立的学习日语和基础课的预备学校,期限为两年,主要教日语以及一般的中学课程 。 周作人在《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中说的清清楚楚:“算术从加减乘除,英文从爱皮西地教起” 。 因为进这所学校的大都是大清国的文童和秀才,平常只读圣贤书,一般的科学知识缺乏的紧,不得不从头补习 。 这对鲁迅这类已有“中专”文凭的学生来说,就很吃亏,因为他们也不得不跟到“文童和秀才”们后面念那些已经念过的ABCD 。
那么,弘文学院在当时日本的学制里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学校呢?大概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学或短期的培训机构 。 根据周作人的回忆,拿到弘文学院毕业证书的学生只能升考各专门高等学校,“或是要进国立大学,还得另入高等学校三年,即是大学预科”;学医就更严格,因为“当时学制规定,大学的医学部要官立高等学校毕业的才能入学,平常中学毕业程度只好入专门学校,肄业年限也是四年,毕业后可以做医生,就只是没有医学士的名号 。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弘文学院毕业后,鲁迅入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也顶多相当于“大专”,即使毕业了,也是“有学历,无学位” 。 好在鲁迅在仙台只肄业了两年就退学了,因而仙台医专的性质和“档次”对鲁迅的学历影响不大 。



鲁迅什么星座-鲁迅什么时间在北大

文章插图


回到东京后,鲁迅就再也没有进过正式的学校 。 只有一个时期挂名在“独逸语学协会”附设的德语学校里,但也是高兴的时候才去听听课,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家自修德文,挑灯阅读德语书刊 。 其间,和许寿裳等几人听过章太炎的文字课;与乃弟合编了一本书叫《域外小说集》,虽然是书商操作,“二渠道发行”,但在东京只卖出41本,其中一本还是许寿裳买的 。

就是这样一个只有中专“文凭”的大专肄业生回国后却兼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几所大学的讲师,这让今天的学者、教授很不理解,甚至很不服气 。 我就亲耳听到一些学者说,鲁迅的学问不怎么样,你看当时他的弟弟都已经是教授了,而他还只是一个讲师 。 其实,他们不知道,当时北大规定,校外兼职的最高只能聘到讲师,不能聘为教授,而鲁迅当时的“正式单位”是“教育部” 。 后来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任职以后,自然就升为“教授”,虽然他自己未必像后来的冬烘先生们一样看重这名号 。

也有人说,鲁迅靠的是实力,即作品,而不是学历当教授的 。 好,你承认一个人可以不靠学历而靠自己的作品当教授,但问题是,鲁迅的作品放到今天能不能评职称?早年的《破恶声论》、《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虽然是“纯学术”的,但文前没有内容摘要和一大堆关键词,文后没有一长串注释,这样的文章能不能算数?符合不符合“学术规范”?即使算数,这些文章发表在河南留日学生办的《河南》杂志上,这样的期刊算“核心期刊”还是“权威期刊”,“重要期刊”?是国家级还是省级,地级,区县级?按照我们现在依主办单位的行政级别来决定一本杂志级别的规矩,河南留日学生会是哪一级单位?省部级还是司局级,县处级?还有一个问题是,杂文能不能评职称?如果能,像《说胡须》、《论“他妈的”》、《寡妇主义》这些鲁迅杂文里的名篇怎么打分?如果不能,那么鲁迅倾半生精力写下的这些东西又怎么反过来成为后来“鲁研家”晋升的资本?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