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故事-关于春节的古诗

春节 , 象征着团圆、欢乐 , 但在万家灯火 , 举国同庆之时 , 也最容易引起游子客居异乡的忧思 , 引起追梦之人感叹韶华易逝……
而古人写诗 , 大多托物言志 。 所以 , 当春节(除夕)与诗相遇 , 它们的背后会有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壹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曈曈日 , 总把新桃换旧符 。

关于春节的故事-关于春节的古诗

文章插图
说起关于春节的古诗 , 相信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出的便是这首《元日》吧 。
小时候 , 每当除夕日 , 伴随着耳边传来的若隐若现的鞭炮声 , 将破损掉色的旧春联取下、贴上崭新的春联时 , 我总会不由自主的吟诵此诗 。
尽管在上学时就学过这首诗 , 但课本教材未做延伸 , 当时只以为王安石就是单纯写得过年时的场景 。
其实 , 王安石的身份不止一个 。 他不仅是诗人、文学家 , 更是政治家、改革家 。 《元日》诗中欢乐祥和的景象之下 , 暗藏着王安石远大的政治抱负 。
王安石自幼好学 , 且属于“天才型”选手 , 据说读书能过目不忘 。 所以 , 有“BUFF”加成的王安石年仅22岁就公考“上岸” , 进入了国家公务员队伍 。
古代读书人做官 , 除了少部分人是为了自身荣华富贵外 , 大多数人的圣贤书还是没有白读的 , 基本上都有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高尚情怀 。
【关于春节的故事-关于春节的古诗】王安石也不例外 , 他进入仕途后 , 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 , 历任淮南节度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 。 在任期间 , 他勤政爱民、兴修水利、发展教育 , 初显政绩 。
为政地方期间 , 王安石更加看清了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 , 也有了更加远大的政治抱负 。

关于春节的故事-关于春节的古诗

文章插图
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 , 王安石调任度支判官 , 他利用进京述职的机会 , 进呈了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 书中 , 王安石总结自己任地方官时的所见所闻 , 劝谏仁宗不能只图“逸豫”而不求励精图治 , 指出了当前国家贫弱的问题根源并提出了自己的变法主张 。 但可惜的是 , 守成持重的仁宗并未采纳王安石的变法主张 。
没有机会 , 王安石选择了等待 。 哪怕朝廷屡次征召他欲委以重任 , 但王安石始终推辞不就 。
直到性格较仁宗、英宗强毅的宋神宗即位 , 王安石方接受朝廷任命 , 为江宁知府 , 不久任翰林学士兼侍讲 , 深得神宗器重 。
公元1068年 , 宋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 , 采纳了他的变法主张 。 第二年 , 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 , 开始主持变法推进工作 , 史称“熙宁变法” 。
同年新年 , 王安石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 , 多年抱负终于得以施展 , 有感而发 , 遂作《元日》诗 。
贰 高适 《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 , 客心何事转凄然 。
故乡今夜思千里 , 霜鬓明朝又一年 。

关于春节的故事-关于春节的古诗

文章插图
不少人有这样的感慨:小时候 , 我们无忧无虑 , 总盼望着过年;长大后 , 每逢过年时心中却不免有一丝忧愁 , 或为生活的奔波、或为工作的压力、或为理想未曾实现而鬓边已生华发 。
纵观有唐一代 , 著名诗人们大多抱负远大 , 但基本都是落得个壮志未酬的结果 。 如李白、杜甫 , 不要说做官 , 日常生活都过得无比艰辛 , 大半生在异地他乡漂泊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