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钳子的光荣与使命 | 论德国工具与中国工具的差距( 七 )


这种强行去工业化几乎发生在每一个拉美国家,导致原本经济基础好、受战争影响较小的拉美地区,被永久地钉在了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底端,再无力冲击高端产业 。
但同一时间,饱受战争摧残的东亚,却开始迅速崛起,在电子产业中实现了赶英超美,而且有两个鲜明的特征:建制化突破、互亏式发展 。
然而市场规模很长时间内,都有一个隐形的天花板,增产不增收 。总体收益不增长、竞争者内向求生,失败者不允许退出,这种局面套用一个时髦的词就是内卷 。
也就是宁愿亏死自己,也要饿死同行 。

一把钳子的光荣与使命 | 论德国工具与中国工具的差距

文章插图
中国产能的霸权,却没有带来定价的霸权 。这背后其实是泛摩尔定律给我们这个工业追赶者留下的后门和陷阱 。而内卷的终局会走向哪里?所有后发工业国都会面临一个难题:很难进入巨额利润产业,对领先者实现超越 。
如果观察世界各国出口强劲且毛利颇高的产业,比如美国的飞机、能源、汽车,德国出口的汽车、机械设备、化学制品,以及法国出口的飞机、汽车、制药,会发现这些出口王牌,都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渐进式创新,核心技术早已成熟、每一个微小创新都需要长期的工艺、数据积累 。
二是依赖基础科研,如材料学、物理学等,但基础领域的技术成长曲线非常缓慢 。
三是供应链固化,零部件藕合度高、供应商关系紧密,外部供应链打入极难 。
总结起来就是,领跑者圈子文化、强者恒强,后来者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而如果不能进入这种高利润行业,却又非要强行工业化的话,就又会陷入一个发展陷阱:
强行工业化 → 进口外国工业设备 → 制成品没有竞争力无法出口 → 外债高筑 → 遭遇经济周期打击 → 汇率崩盘 → 丧失融资能力 → 失去继续工业化资金 → 结束工业化进程 。
究其根本,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顶层设计、政府、社会组织、人才梯队的密切配合,更离不开财政的投入、金融的润滑、商业的造血和普罗大众对科学精神的尊重 。几位昙花一现的科学天才是弥足珍贵的,但难以撼动历史的车轮 。
从五四喊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那刻开始,“科学强国”成了几代中国人持续奋斗和努力的目标 。而在一百年多年后的贸易战里,我们又觉得之前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在当下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我们也有必要去复盘,在与历史赛跑的百年中,我们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 。
我们的张家港钳子产业带与KNIPEX还有距离,中国的工业与德国还有距离,
【一把钳子的光荣与使命 | 论德国工具与中国工具的差距】但怀揣希望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