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二 )


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了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了父亲不被投河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 。她的父亲在河里淹死了,尸体好几天不见了 。那时,她孝顺的女儿曹娥才十四岁,日夜在河边哭泣 。17天后,5月5日,他也投身江中,5天后将父亲的遗体取出 。传为神话,传至郡守,令杜尚为其立碑,并让弟子邯郸淳致辞赞颂 。
孝女曹娥墓在今浙江绍兴 。后来,据说曹娥的碑是金王仪所写 。为了纪念曹娥的孝节,后人在曹娥投河的地方修建了曹娥庙 。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为父亲而死的地方被命名为曹娥河 。
来自古越民族图腾节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在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有一处以新石器时代几何印花陶为特征的文物 。年龄 。幸存氏族,据专家介绍,是一个崇拜龙图腾的氏族——历史上称为百越氏族 。出土陶器上的饰物和历史传说表明,他们有剪头发和纹身的习俗,生活在水乡,是龙的传人 。它的生产工具多为石器,也有锹、凿子等小型青铜工具 。在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壶罐中,用于烹调食物的印刷陶鼎是他们独有的,是他们民族的标志之一 。直到秦汉时期,还有百越人,端午节是他们设立的祭祀祖先的节日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白越人大部分已经融入汉族,其余的则演变为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 。因此,端午节成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节日 。
【端午习俗】
中国民间隆重庆祝端午节,庆祝活动丰富多彩 。比较常见的活动如下:
龙舟赛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它起源于古楚人,因不愿将大臣屈原丢入河中而死,许多人划船追赶 。两人争先恐后,到了洞庭湖时消失了 。此后,每年5月5日都会划龙舟以示纪念 。划龙舟驱散河中的鱼,使鱼不吃屈原的身体 。吴、越、楚有赛马的习惯 。
其实,“赛龙舟”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 。在鼓声中雕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娱乐神人的赛车游戏,是一种半宗教半娱乐的仪式节目 。
后来,龙舟赛除了纪念屈原,各地还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
江浙划龙舟也有纪念秋瑾这一出生的现代女性民主革命者的意义 。夜龙舟上,彩灯点缀彩灯,穿梭在水面上下 。场面感人而有趣 。贵州苗族于农历五月初二十五至二十八日举行“端午节”,庆祝水稻插秧胜利,祝愿五谷丰登 。云南傣族同胞在泼水节上赛龙舟,以纪念古代英雄燕红窝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关于龙舟的传说也不尽相同 。直到今天,在南方许多靠近江湖海的地方,每年端节期间都会举办各具特色的龙舟比赛 。
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办龙舟比赛 。当时,台湾知府姜元君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举办了一场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5月5日举行龙舟比赛 。在香港,也举行比赛 。
此外,龙舟运动也被引入邻国日本、越南和英国 。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赛事,每年举办“屈原杯”龙舟赛 。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首届国际端午节在中国湖南省岳阳市,屈原的第二故乡举行 。赛前,一场仪式为保留传统仪式,注入新的现代元素而举办“龙首祭”,“龙首”被抬进曲子庙,运动员给龙首“红”(系红腰带)后,神父宣读祭文,将龙首“开光”(即点燃太阳),然后,参与祭龙的人三鞠躬,将龙首抬到汨罗河,奔赴龙舟赛场,多达60万人参加了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晚会,盛况空前 。此后,湖南定期举办国际比赛 。端午节 。赛龙舟将家喻户晓 。在世界上 。
端午节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名“焦米”、“童粽” 。历史悠久,花样繁多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