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蔬菜生产上如何正确使用农药?为什么有时候使用合格农药但效果不好?

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如何正确的给蔬菜使用农药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但是如果正确的使用了合格的农药,但效果不好的原因又是哪些 。
一、在蔬菜种植中如何正确使的用农药 。◆对症下药 。
 在充分了解农药性能和使用方法的基础上,根据防治病虫害种类,使用合适的农药类型或剂型 。如噻嗪酮对白粉虱若虫有特效,而对同类害虫蚜虫无效;抗蚜威对桃蚜有特效,防治瓜蚜效果差;甲霜灵对各种蔬菜霜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等高效,但不能防治白粉病 。
在防治保护地病虫害时,为降低湿度,可灵活选用烟雾剂或粉尘剂 。
◆适期用药 。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规律,要严格掌握蔬菜最佳的防治时期,做到适期用药 。如蔬菜播种或移栽前,应采取苗床、棚室施药消毒、土壤处理和药剂拌种等措施;当蚜虫、螨类点片发生,白粉虱低密度发生时,采用局部施药 。
一般情况下,应于上午用药,夏天下午用药,浇水前用药 。在气温高的条件下,使用硫制剂防治瓜类蔬菜茶黄螨、白粉病,容易产生药害 。
◆运用适当浓度与药量 。
 不同蔬菜种类、品种和生育阶段的耐药性常有差异,应根据农药毒性及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结合气候、苗情,严格掌握用药量和配制浓度,防止出现蔬菜药害和伤害天敌,只要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即可 。
如防治白粉病对于抗病品种或轻发生时每亩只需三唑酮3~5克(有效成分),而对感病品种或重发生时每亩则需7~10克 。运用隐蔽施药(如拌种)或高效喷雾(如低容量细雾滴喷雾)等施药技术,不同类型、种类的农药合理以及交替和轮换使用,可提高药剂利用率,减少用药次数,防止病虫产生耐药性,降低用药量 。
◆合理混配药剂 。
 采用混合用药方法,达到一次施药控制多种病虫危害的目的,但农药混配要以保持原药有效成分或有增效作用,不产生剧毒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状为前提 。需用混配农药的,应现配现用 。
一般各种中性农药之间可以混用;中性农药与酸性农药可以混用;酸性农药之间可以混用;碱性农药不能随便与其他农药(包括碱性农药)混用;微生物杀虫剂(如Bt乳剂)不能同杀菌剂及内吸性强的农药混用 。如代森锌可与敌百虫、敌敌畏、乐果混用,但不可与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硫酸铜等混用 。
◆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
 最后一次使用农药的日期距离蔬菜采收日期之间,间隔期越短,则蔬菜的农药残留量越多,反之则越少 。因此,生产者一定要严格掌握各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
原则上生物农药为3~5天 。菊酯类农药5~7天,有机磷农药为7~10天(少数14天以上),杀菌剂除百菌清、多菌灵要求14天以上外,其余均为7~10天 。通常做法是夏季至少为6~8天,春秋至少为8~11天,冬季则应在15天以上 。
◆多利用生物天敌 。
一是保护天敌:如保护瓢虫、蜘蛛等天敌,并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 。
二是释放天敌:释放捕食螨、寄生蜂、赤眼蜂等天敌 。
◆不用废水、污水 不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因为废水、污水中含有金属离子、毒物、病菌、虫卵等 。
二、为什么使用了合格农药但效果不好?◆诊断失误 。
 病当虫治,虫当病治 。如茄子、番茄、辣椒等早期落叶,一般情况下为茶黄螨、红蜘蛛危害,如果误诊为地下害虫咬根等原因,如此“对症”,用药再多也不会见效 。
◆药不对症 。
 诊断正确,但药不对症 。如用百菌清防治霜疫病,用吡虫啉防治菜青虫,用硫酸链霉素防治白粉虱等,都属于药不对症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