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 关于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建议( 二 )


三是落实科研、创新、宣传、培训四大机制 ,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 。出版科研专着《孤风奏乐》、《木东民歌》、《梁平木版年画》、《巴渝民俗戏曲研究》等科研专着;管理方法;利用各种节日和重大活动 , 开展系列宣传展示活动 , 扩大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保护工作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造就了一支专业素质过硬、作风扎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 。
组图 关于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建议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 但与国家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 。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 , 差距明显 。
一是意识不到位 , 整体发展不平衡 。一些部门和一些区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 没有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和文化意识 , 文化从属于经济、文化的观念没有根本转变 。过分强调教育和教育的功能 。因此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没有被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 。有些工作进展缓慢 , 工作不扎实 , 效果不明显 。全市只有8个区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文化广电新技术局安排 。尚有34个区县未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有的申报项目不活跃 , 有的重申报轻管理 , 重开发轻保护 。
二是投资不足 , 资金短缺 。根据国家和市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5年保障计划 , 每年至少需要2300万元 , 扣除国家财政专项补助后 , 每年至少投入1700万元 。2009年以来 , 我市投入专项资金400万元 , 资金缺口76% 。与周边省市相比 , 2010年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为2391万元 , 贵州省从过去的每年100万元增加到1150万元 。2009年 , 17个区县未投入保护资金 , 13个区县投入10万元以下 , 39个区县未指定接班人 。固定补贴 。一些贫困区县恰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保护任务重的区县 , 抢救保护工作难以开展 。
组图 关于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建议
第三 , 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 , 全国多个省市都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我市只发布了实施意见 。工作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 , 科学规范的程序还没有建立起来 。政府、团体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缺乏法律约束 。一种服从的状态 , 没有规则 , 也没有责任 。
第四 , 生存空间越来越窄 。由于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 ,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消失 , 链条断裂 。比如 , 由于三峡工程的“高峡出平湖” , 川江号子失去了激流激流的根基 , 成为了真正的杰作;綦江市130多个项目30多个项目消失;重庆土家族已基本绝迹 , 仅在个别地区零星分布 。传承人年老体弱 , 平均年龄70多岁 , 有的已经不能教徒 , 徒弟转行 。完成学业的年轻人出去工作 , 他们中很少有人是学徒 。一般没有后继者 , 有的已经到了“人亡与艺术”的地步 。
第五 , 阵地建设和团队建设差距很大 。江苏省326个 , 贵州省20个 , 我市只有10个左右 。大部分项目仅限于原村落和原生态 。期待已久的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规划建设进展缓慢 。我市各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紧缺 , 经费保障不足 , 培养机制不健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