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游仙诗创作特点?( 二 )


江左篇制,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亡机之谈 。袁、孙已下,虽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与争雄 。所以景纯仙篇,挺拔而为俊矣 。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
刘勰认为,魏晋时期的文学思潮多与玄学相关,这种清谈社交的治国方式是时代的特色,老庄思想埋没了诗歌的创作风潮,文人士子均推崇清静无为,而嗤笑那些向往政事的人,以袁弘、孙绰为代表的后人,虽然作品风采不同,但均围绕玄学展开,若要论出类拔萃的代表作当属郭璞的《游仙诗》 。刘勰作为文学思想批评家,他肯定郭璞的游仙诗,可见其诗作的文学价值,如《游仙诗》其五中写道:
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 。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 。圭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 。潜颖怨清阳,陵苕哀素秋 。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 。
在这首诗中,郭璞以“飞鸟”起兴,说善于飞翔的鸟渴望直入云霄,喜欢跋涉的人一心想奔赴天涯海角,躲避这人世间的污浊,营造出一种令人神往的环境,可一转折又说:若没有平台,再有高尚的才气又能如何的?一句“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意在指那些能吞下船帆的大鱼往往生活在宽阔的深海里,寓意政治平台的重要性,三四句又以“圭璋”本身高贵的气派和“明月”送给小人的粗鄙营造出洁身自好的品格、以“隐蔽处的植物哀怨春日姗姗来迟”和“明初的植物哀怨秋天来的太早”作对比,表达出身和时遇对称的重要性,尾句用“丹心”和“泪流”来聊表心志,突出自己对权贵的不满和生不逢时的哀痛 。
郭璞的游仙诗既写自己对仙境的向往,勾勒出畅游仙境的奇绝挺秀,又寄予一定的情感,将自己仕途不顺、才高位卑的社会情况寓意在诗词中,使诗人的游仙题材能够通过仙境的形象感让读者产生向往之情,又流露出对作者生不逢时的同情与苦闷,达到了极好的共情效果 。
情景交融中,通过对神仙的向往阐释对生命的感悟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乱让敏感的文人形成一种悲剧性的创作基调,文人们感悟到了生命的无常、人生的短促,所以形成一种看似青山环绕、绿水荡漾的神奇景象,实际上却是对自我生命感悟的一种曲折表达 。身处东晋的郭璞为了躲避司马睿统治者的战乱,他开始四处躲藏,后来因为作《南郊赋》受到晋文帝司马昭的称赞,并任命他作左郎,但官场上政权的更迭使出身寒门的郭璞看到了政治的黑暗,他本想以守孝为借口辞官,却被任用为掌管文书的小官儿,郭璞这种悲喜交加的心情无法排解,所以在诗歌中表达了借仙境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刘勰的《文心雕龙·才略》评价道:
景纯艳逸,足冠中兴,《郊赋》既穆穆以大观,《仙诗》亦飘飘而凌云矣 。
这段评价中说郭璞的文章词采华丽,称得上是“中兴第一才子”,他的《南郊赋》可谓是肃穆庄严十分壮观,而《游仙诗》更是飘飘欲仙,有凌云壮志之酬,却略显虚无缥缈之愁,道尽了郭璞诗中仙境的奇幻,却又流露愁闷之情,更有清人陈祚明评价郭璞的诗“非其本旨矣”,意在说明郭璞诗歌的双重题旨,如《游仙诗》其八中写道:
旸谷吐灵曜,扶桑森千丈 。朱霞升东山,朝日何晃朗! 回风流曲棂,幽室发逸响 。悠然心永怀,眇尔自遐想 。仰思举云翼,延首矫玉掌 。啸傲遗世罗,纵情在独往 。明道虽若昧,其中有妙象 。希贤宜励德,羡鱼当结网 。
在这首诗中,郭璞营造了一幅奇幻的仙境,太阳升起,散发出万丈光芒,赤红的云彩氤氲在太阳周围,熠熠生辉,诗人隐居在山林中,听风声水声就觉得是一种享受,不自觉的就开始幻想,一句“仰思举云翼,延首矫玉掌”写出了诗人渴望腾云驾雾、展翅高飞的飘逸心绪,道出了自己渴望遗世独立、纵情自然的乐趣 。“明道虽若昧,其中有妙象”一句看似在写对自然的感悟,实则是透露出一种生命的沧桑,作者对景色的绘画寄托了自己渴望脱离尘世的希翼,暗含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反抗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