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为“明初三杨”的明朝政治家、文学家杨荣,他的一生有多传奇?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杨荣,善于审时度势、办事机智果断,从而获得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及明英宗,四代君王的重用 。
文章插图
下面就来说说杨荣不平凡的人生故事 。
一.年少有才,受成祖重用,尽职尽力
杨荣生于明太祖洪武四年十二月九日(1372年1月4日),是福建建宁府建安(今福建建瓯)人 。他从小爱好学习,17岁时被选入郡庠(科举时代的府学)读书 。因刻苦认真,得到了当时视学福建的侍郎夏元吉的赏识 。
建文元年(1399年),杨荣参与福建乡试,中解元 。建文二年(1400年),杨荣于礼部会试中第三名,殿试中二甲第二名,赐进士出身,授翰林编修,开始走入仕途 。
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即明成祖)取得“靖难之役”胜利进入南京时,杨荣审时度势,为朱棣能名正言顺登基考虑,大胆地拜在朱棣马前说:“殿下是先拜谒太祖(朱元璋)陵呢,还是先即位?”朱棣得到他的提醒后,便马上驱驾先拜谒了太祖陵 。
杨荣从此受到朱棣任用 。即位后,明成祖把杨荣选入刚刚建立的内阁,赐名荣 。在一同当值的七人中,与解缙、胡广、黄淮、胡俨、金幼孜、杨士奇相比,杨荣的年龄最小,也最机敏 。
有天晚上,当时内阁正是杨荣当值,朱棣在右顺门(今熙和门)召见他,将宁夏被围的奏报给他看 。杨荣说:“宁夏城很坚固,人民又都习战,从发出奏报到现在已过了十几天了,宁夏之围应该已经解了 。”到夜半时,果然有奏报来说围已解 。朱棣高兴地称赞杨荣道:“你怎么预测得这么准?”
永乐二年(1404年)春,朱高炽被立为太子,杨荣升任右春坊右谕德,授奉训大夫,仍兼前职,每日分值进讲经史,与在内阁当值的诸臣同被赐给二品金织衣 。他评议各部门事宜,都能符合朱棣的意旨,并常常受到厚赏 。
朱棣非常威严,与大臣们议事无法决断时,经常发怒,大臣们都吓得战战兢兢,无所适从 。但每当杨荣一到后,朱棣脸色便转好了,朝政也得以决断 。可见明成祖已经非常倚重杨荣了 。
在后来明成祖的五次北征中,杨荣每次都跟随在军中,朱棣有关军务皆让杨荣参与,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他经常召见杨荣,并且亲昵地称之为“杨学士”而不直呼其名 。充分表现了明成祖对他的信任度之高 。
二.善于审时度势,遇事机智果断
当明成祖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北部边患的问题,下决心迁都北京时,杨荣善于审时度势,积极支持他的这一举动,并且在《题北京八景卷后》指出:“迨我皇上继承大统,又以蓟燕左环苍海,右拥太行,内跨中原,外控朔漠,宜为天下都会,乃诏建北京焉 。”
正是因为杨荣看到迁都北京对于解除蒙古部的威胁有不可低估的战略作用,与户部尚书夏原吉、吏部尚书蹇义等坚决支持迁都,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 。
在后来因北京新宫中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因雷击起火,又引发了一场反对迁都的政治风波时 。杨荣等人仍然极力支持朱棣,使风波很快平息下去 。实践证明,迁都北京,对北部边防的巩固起了重要作用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第五次北征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随从宦官马云等人不知所措,与杨荣、金幼孜密商如何处置 。此时杨荣沉着冷静、指挥若定,认为离北京尚远,为防止军心涣散,应秘不发丧 。
为妥善处理遗体,两人命工部官搜取军中所有锡器,熔化后打造成一只圆桶,将遗体装置桶内,再密封桶口 。同时命光禄官每天三餐照常进膳 。由于军纪号令更加严明,直到入境,竟无人察觉朱棣已驾崩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明朝重臣杨士奇有多厉害?一生历经五朝不倒
- 明初杰出政治家:揭秘夏原吉的生平经历
- 郑光祖:元代著名杂剧家,他的风格是怎样的?
- 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白朴是怎么进行创作的?
- 金末元初著名教育家:许衡生平经历介绍
- 郭守敬:揭秘元朝历史上著名科学家的成长记
- 刘秉忠:元初著名政治家,兼元代的“总设计师”
- 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的一生有多励志?
- 明朝开国名将陈德的一生有何作为?他为何会被抄家灭族?
- 明朝末期都存在着哪些问题?崇祯上台之后有哪些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