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有多难


在古代,人们也一样相信“读书改变命运” 。寒窗苦读数十年,就为高中状元时的喜悦与骄傲 。仿佛只要“金榜题名”,就能一步为官,自此走上人生巅峰 。
唐武宗时期,郑颢高中状元 。虽然他有婚约在身,可是皇上很看中这位青年才俊,一定要将自己心爱的女儿万寿公主许配给他 。在宰相白敏中多方劝导下,郑颢最终迎娶万寿公主 。

科举有多难

文章插图
可以说,这个故事非常符合人们对于“状元及第”走上人生巅峰的全部想象了 。
不追溯具体的朝代,科举考试一般分为院试、乡试、会试三个阶段 。通过院试的被称为“秀才”,之后参加乡试,乡试每三年一次,只有近三年内考中秀才的人才有资格参加,考中则为举人 。之后再需参加第三级的全国性选拔考试,即会试,考中即被称为贡士 。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不,还远远不止 。
至此,秀才们才刚刚拿到通往殿试的入场券 。殿试是由皇上亲自“面试” 。能杀出重围进入殿试的都是凤毛麟角的佼佼者,而有缘高中的前三名分列为状元、榜眼、探花 。
要说这么难的考试,得考几次能中?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很少人能像明朝的丁显那样一战成名,17岁即中状元 。大多数还是在兜兜转转中屡败屡战,越挫越勇 。其中不乏为人熟知的文化名家 。比如,“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三次落榜,32岁终得进士;《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71岁才得贡生 。
那为什么古代的人们都向往着进京赶考呢?
宋真宗赵恒曾写下《劝学篇》 。诗句很直白地说出了读书成才的诸多好处——“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 。
大致就是说读书的结局会是一片光明 。粮食、收入、坐骑、姻缘都会接踵而至 。
而且,考中进士,虽不一定迎娶皇上的女儿,却可以加官进爵,成为了“官勋阶级” 。
以清朝为例,最低一级的官员,九品文官年俸是白银33两,除此之外,朝廷还有其他福利,包括大米、绢帛等 。一两白银,在乾隆时期,相当于267元 。而此时江南富庶地区的佃农,一年也才10石粮食,仅仅约15两白银 。
中国的科举制度,最早萌发于南北朝,到唐朝更为完善 。据《新唐书》记载,唐朝可以参加的科目多达11种,明经成为唐朝多数人科考时的选择,朝廷也给予非同一般的关注 。考试侧重于诗赋、策问等 。
相比于前朝,唐朝摒弃了“察举制”,改为“科举”,也就是人们可以自己报名参考而不是他人举荐,因此更为公平 。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在明经考试加试时务策,考官就当前时务提出策问,考生书面作答 。果然古今中外的莘莘学子们都难逃“申论”之苦……
科考之后,迎来二月放榜 。备受关注的受封通常需要一些时间 。如若在清朝,状元至少会受封为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
为了打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宋朝在维系科举考试公平性方面开创了诸项先河,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典范 。宋朝开始,“取士不问世家”,官宦子弟和平民百姓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对决 。它一方面防止选官制度的垄断之弊,一方面可以把人才选拔的权力收归朝廷 。
不仅如此,嘉祐五年(1060),宋仁宗废除了明显偏废皇家子弟的“公荐”制,建立“宗子试”制度,皇室宗亲也同样参加科考 。为了避嫌,主考官的子弟、亲戚参加考试还需要另立考场,改换考官,即“别头试”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