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面膜”抢上市:一年净赚8亿,“李佳琦”给我打工( 四 )


如此来看 , 暴利的“医美面膜” , 似乎一改新消费的营销困局 , 做到了让网红给自己“打工” 。
但营销支出和营收并非总是成正比 。 2021年 , 创尔生物在支出销售费用1.1亿元的前提下 , 营收却同比下滑20%至2.4亿元 。 其在财报中解释称 , 这主要是因为公司减少了护肤品达人直播的销售场次 , 同时减少产品销售平台站内推广的费用投入 , 而品牌宣传推广的投入短期内未奏效 。
网红营销并非一劳永逸 , 在这一点上 , 创尔生物2021年报算是发出了一个警报信号 。
隐忧不断:
功效没实证、宣传涉虚假、难逃被严管
看似赚钱狠 , 但所谓的“医美茅”背后 , 实则隐忧无数 。
首先 , 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宣传嫌疑 。
多位化妆品行业和医美行业从业者提到 , 目前市面上统称的“医美面膜” , 并非都有“医用”属性 , 而是包括“械字号”的医疗器械类产品和“妆字号”的护肤品两类 。 更有同一品牌的两类产品名称非常相似 , 一般消费者在购买时很容易混淆 。
例如 , 敷尔佳旗下医疗器械类产品仅有4种 , 在售的“敷尔佳透明质酸钠修护贴(白膜)”和“敷尔佳透明质酸钠修护贴(黑膜)” , 就属于“妆字号”产品 , 名称却与其“械字号”的“医用透明质酸钠修护贴”极其相似 。 而李佳琦因不销售医疗器械类产品 , 其直播间大卖的积雪草舒缓修护贴等产品 , 都并非“械字号” 。
“医美面膜”抢上市:一年净赚8亿,“李佳琦”给我打工
文章图片
左为“妆字号”产品 , 右为“械字号”产品
来源/天猫旗舰店截图
巨子生物旗下“可复美”的“械字号”医用敷料仅有3款 , 包括两款面膜状和一款乳液状 , 其中一款宣称“第一类医疗器械”的“液体敷料” , 根据国家药监局最新规定 , 实际上已不属于“械字号” 。 其他在售的“战痘膜”“灯泡膜”“小水膜” , 也都是“妆字号”的普通面膜 。
易观分析医疗健康行业分析师张竞文向开菠萝财经表示 , 从合法合规性上来说 , “医美面膜”概念既没有明确定义 , 涉嫌虚假宣传、过度宣传的问题 , 面临监管风险 。 “有了‘械字号’背书 , 消费者更愿意为‘医’字买单 , 相比于医美项目 , 所谓的‘医美面膜’使用更方便 , 价格更实惠 , 而相比于普通面膜效果仿佛又更好 。 但实际是否具有改善肌肤问题的效果 , 尚没有临床数据 。 ”
其次 , 是“薛定谔”的功效 。
过去几年 , “医美面膜”一直不乏行业内外关于“智商税”的讨论 。 上述从业者向开菠萝财经表示 , 所谓“医美面膜”更多地只是一个宣传噱头 , 实际功效因人而异 。
“大部分面膜只能起到单纯保湿作用 , 所谓的医美术后修复效果 , 是因为医美后肌肤更需要最简单的成分来保湿镇定 , 而‘医美面膜’恰好符合了这样的需求 , 让肌肤恢复基础水分 , 且安全性更好 。 ”阮溪解释道 。
在创尔生物、敷尔佳、巨子生物接连冲击IPO后 , 对“医美面膜”的技术含量的质疑更是不断 。 直接原因是 , 与暴增的营收以及水涨船高的营销成本相比 , 这些所谓“生物科技”企业的研发费用 , 可以说是少得可怜 。
“医美面膜”抢上市:一年净赚8亿,“李佳琦”给我打工
文章图片
巨子生物研发成本构成来源/招股书
最新递交招股书的巨子生物 , 2019-2021年 , 研发费用分别为1140万、1338万和2495万 , 仅占营收的1.2%、1.1%和1.6% 。 2017-2020年 , 创尔生物每年的研发费用基本维持在年营收的5%-6% , 到2021年 , 才增至9% 。
2018-2020年 , 敷尔佳每年的研发费用分别只有31万、60万和148万 , 仅占年营收的0.08%、0.04%和0.09% 。 更让外界意外的是 , 截至2021年3月底 , 公司研发人员仅有2人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