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介绍?( 八 )


2.常式、变式
从形式的角度来说 , 对联的结构 , 可以概括地分为常式结构和变式结构两种:
常式:就是经常见到的比较固定的结构 , 从句子长短的角度来说 , 像五言、七言 , 还有四言、六言、八言联 , 就是作者经常、大量采用的结构形式;五、七言联 , 就是常见的五言律、七言律句型的对联 , 四言、六言联 , 即常见的骈文中四、六句式对联 。
变式:就是句子、句法参差多变的对联的结构 。长联比之短联 , 不仅形体增大许多倍 , 而且声律、格调也随之而起了变化 。如各个句子的句脚就得遵循“平顶平 , 仄顶仄”这条规律 。他们的结构 , 和常见的五律或七律句式的对联的结构显然大不相同 。长联的结构是灵活多变的 。
我们再来看看清代孙髯做的昆明大观楼联及它的结构特点吧:
五百里滇池 , 奔来眼底 。披襟岸帻 , 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 , 西翥灵仪 , 北走蜿蜒 , 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 , 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州 , 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 , 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辜负四周香稻 , 万顷晴沙 , 九夏芙蓉 , 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 , 注到心头 。把酒凌虚 , 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 , 唐标铁柱 , 宋挥玉斧 , 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 , 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 , 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 , 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 , 半江渔火 , 两行秋雁 , 一枕清霜 。
这副驰名中外的名联 , 它的结构有怎样的特点呢?主要一点是:上联写景 , 由“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句起 , 总领下文 , 然后历写从东西南北各方向所见的壮美和秀丽的胜景 。下联抒情 , 由“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句带出下文 , 然后分写汉、唐、宋、元各朝的“伟烈丰功”全都烟消云散了 。另一点是选用排句铺叙 , 上联“看”是一个领尖字 , 下面四个四字句是结构相似的排句 , 尾段“莫辜负”三字后又是四个排句 。下联相对部分 , 结构与这相同 。再一个特点是:上联是从横的空间着笔 , 下联是从纵的时间着想 。上联是动词“喜”为意脉 , 下联是以动词“叹”为意脉 。
全联词藻华美 , 描叙得富有诗情画意 。“神骏”指金马山 , “灵仪”指碧鸡山 , “蛇蜒”形容蛇山 , “缟素”形容白鹤山 , “蟹屿螺洲”指滇池中的小岛屿和小沙洲 。用蟹和螺来代替“小”字 , 既形象又有动感 。“风鬟雾鬓” , 喻指摇曳多姿的垂柳 。下联“把酒凌虚” , 是说对着天空举起洒杯 。“汉习楼船” , 汉武帝因洱海昆明池阻他从滇池通往印度的去路 , 就“大修昆明池 , 治楼船(高大的战船)” , 练习水军以讨伐它 。“唐标铁柱” , 《新唐书·吐薄列传》上说:“九征(即唐九征)毁桓夷城 , 建铁柱于滇池(系洱海之误)以勒功” 。“宋挥玉斧” , 《续资治通鉴·宋纪》:“王全斌即平蜀 , 欲乘势取云南 , 以图献;帝(赵匡胤)鉴唐天宝之祸 , 起于南记 , 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 , 非我有也’” 。玉斧系文房玩物 。“元跨革囊” ,  《元史·宪宗本纪》:“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 , 至金沙江 , 乘革囊(牛羊皮筏子)以渡” 。此联的结构使得主题突出鲜明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