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火箭炮为什么名字叫“喀秋莎”?

1938年,苏联年轻火箭专家科罗廖夫被内务人民委员部逮捕,罪名是日本特务,1939年被判刑8年,流放西伯利亚,年仅31岁才华横溢的科学家转眼变成了挖金矿的苦役犯,卫国战争爆发后,科罗廖夫被转到第4特种监狱工厂进行军用火箭研究,在那里他设计出一种齐射火箭武器,一种烈火史诗般传奇故事的火箭炮,这就是二战时声名远扬的BM-13式喀秋莎火箭炮 。这种独特的多联装火箭炮,改变了炮兵作战的形态,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地将大量的炸药倾泻在敌人的阵地上,给敌人以重大杀伤,取得意想不到的战果 。
喀秋莎,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BM-13式火箭炮的爱称,并不是改武器的正式名称 。因为该炮由苏联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组织生产,出厂时取共产国际俄文第一个字母K命名并印在炮车上 。由于火箭炮在苏联是严格保密的,多数红军战士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称,于是就根据这个字母“K”,把BM-13型火箭炮命名为一个女性的爱称“喀秋莎”,这个别名迅速在苏军队里传播开来 。
【苏联的火箭炮为什么名字叫“喀秋莎”?】苏联红军在炮兵部队装备了四大系列的火箭炮,他们分别是82毫米的BM-8系列小型火箭炮,132毫米的喀秋莎BM-13系列火箭炮,300毫米BM-30和310毫米BM-31系列重型火箭炮 。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苏联红军总共装备了2400门BM-8火箭炮,6800门BM-13喀秋莎火箭炮,还有1800门BM-30/31重型火箭炮 。
BM-13喀秋莎火箭炮没有发射管,依靠导轨发射,火箭尾部安装有稳定尾翼,飞行时,空气动力的作用点(压力中心)位于全弹质心的后面,可以形成足够大的稳定力矩,来保证火箭弹飞行的稳定 。一辆喀秋莎装载16枚火箭弹,10秒之内便可发射完毕,弹着点虽然比较分散,但瞬间对敌军阵地大面积的覆盖式狂轰滥炸,足以摧毁一切,让敌人魂飞魄散 。
由于火力猛烈,BM-13喀秋莎火箭炮曾给德军以巨大杀伤 。例如在柏林战役中,德军在钢筋混凝土的街垒里寸土必争,苏军则将重型火炮当成刺刀抵近射击 。当时每个喀秋莎火箭炮有两个铁路枕木,把枕木垫在后轮下,就能降低发射角度,进行平射,当喀秋莎开完火后,任何坚固的建筑物都会变成一片废墟 。“我们就是这样杀进柏林的 。一次全连齐射打出64枚炮弹,每个重60公斤 。炽热的炮弹碎片会把它触及到一切都燃烧掉,我心中有着对上帝的恐惧”——喀秋莎炮兵连长伊万尼辛曾这样回忆 。
BM-30/31火箭炮是苏联发展的一种大口径重型近程炮,口径有300毫米,与现在解放军装备的03式远程火箭炮的口径相同 。该炮在研制成功,采用超大战斗部、小型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发动机内径只有152毫米,射程只有2800米,战斗部装药高达29公斤,相当于7枚152毫米杀伤爆破榴弹,4枚203毫米榴弹的装药威力,比任何苏军火炮威力还大 。苏军研制这种近程大威力的火箭,主要是为了进行针对坚固防御工事的攻击,这在二战末期进行的几次城市攻坚战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设计要求就是对德国城市攻坚战,实际战斗效果也是这样按照苏联红军战士的话:“300毫米火箭炮炸的德国鬼子人仰马翻“ 。
喀秋莎火箭炮最后一次大显神威是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 。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的喀秋莎火箭炮打击距离基本都在5公里以内,每次战斗打两次全团齐射768发,打完就跑 。装备24门喀秋莎的炮兵二〇九团,43天参加10次战斗,给敌人沉重打击,有力支援步兵,受到前线热情欢迎,获锦旗一面:“百发齐放,震破敌胆,战士最爱你,敌人最怕你!” 。
当时解放军全军只有21和22两个火箭炮师,属于重型炮兵师,全师一万多人,辖五个团,装备120门喀秋莎 。火箭炮兵第21师入朝作战历时两年半,先后配合12个军,在兄弟炮兵部队的支援下,协同步兵进行大、小战斗30余次,歼敌10万余人,击毁敌坦克56辆、汽车230余台、火炮30余门、击落击伤敌机24架,有力地支援步兵作战,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铁原反击战,炮兵202团配属39军117师作战,两次团齐放,歼灭美军千余人,志愿军步兵攻上山头以后欢呼:‘炮兵万岁’!”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