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吴越国民和日本大和民族是否有亲缘?( 二 )


中国学者在寻绎“水稻之路”时,大多倾向于吴越移民是水稻农耕传播者的看法 。安志敏从稻作农耕、干栏式建筑、玦状耳饰和漆器、鬲形陶器和印纹陶、吉野裏遗迹、海流和交通诸方面,详细论证了弥生文化与江南地区的渊源关系 。
3,东海外越
《三国志》(魏书·倭国传)说倭地“所有无与儋耳、朱崖同”,计其地理方位“当在会稽、东治之东”,又详述倭人风俗:“男子无大小,皆鲸面文身 。……夏后少康之子封於会稽,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今倭水人,好沈没捕鱼蛤,文身亦以厌大鱼水禽,后稍以为饰 。诸国文身各异,或左或右,或大或小,尊卑有差 。”
这段文字是说,倭人的文身习俗、渔业经济、土地产物、地理方位,均与以会稽为中心的越人分布圈关系密切 。这种多元的相似性,应该与越人的海路迁徙有关 。
西元前333年,越为楚威王熊商所灭,“诸公族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於海上,朝服于楚”,从此散为百越 。迨及秦并六国、一统中华,江南之民纷纷流徙避乱,驾舟东迁者当不在少数 。
《越绝书》有“内越”、“外越”之分,“外越”亦作“东海外越”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徙天下有罪谪吏民,置海南故大越处,以备东海外越 。”秦虽并灭六国,唯东海外越不服,他们组成庞大的船队,或游弋於海上,或避难於域外,对秦朝造成威胁 。
由於秦朝采取严厉的防卫措施,漂流在东海的外越复国无望,於是出海另求生路 。董楚平称他们是“越人中最善於驾驭海浪的弄潮儿,是传播越文化的先锋” 。陈桥驿认为,“内越”指移入会稽、四明山地的一支;“东海外越”指离开今甯绍平原而漂洋过海的一支,他们中的一部分很可能到达“台湾、琉球、南部日本以及印度支那等地” 。
《三国志》(魏书·倭国传)说倭人“黥面文身”,《后汉书》(东夷传)说弁辰“其国近倭,故颇有文身者”,又说马韩“其国南界近倭,亦有文身者” 。“黥面文身”正是越地的古俗 。刘向《说苑》(奉使)说越人“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将避水神也” 。说明文样是龙蛇之形 。
在交通手段尚不发达的古代,海途远比陆路要来得快捷 。试想利用海流或者风力航行,从江南横渡东海仅需几周甚至更短的时间,而经朝鲜再达日本,则往往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因为他们最先的目的地未必就是日本,一旦在朝鲜找到适合的地点便定居下来,在后续移民的推压下再逐步向东移动,直至最终渡海到达日本 。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推断,西元前3世纪前后大举东渡的移民集团,很可能是江南的“东海外越” 。他们不服秦朝统治,拥有强大的船队,既有避乱迁徙的动机,又有集团越海的能力 。他们将渔业农耕技术、青铜武器、航海知识带到日本,而这也正是弥生文化的精华所在 。
4,太伯之后
吴越同居江南,自古争战不休 。西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击败吴王夫差 。《资治通鉴》云:“今日本又去吴太伯之后,盖吴亡,其支庶入海为倭 。”说明吴人亡国后四散,一部分跨海东徙,到达日本当在越人之前 。
倭人自称吴太伯后裔,最早见诸鱼豢的《魏略》,唐宋时代又为《翰苑》、《通典》、《梁书》、《北史》、《晋书》、《太平御览》等多种史书采录 。泰伯始创之句吴,据地长江下游一带,建都于吴中(今江苏省苏州市) 。春秋后期句吴国力强盛,先破强邻楚国,次败宿敌越国,挟军威北上争霸,与晋国逐鹿中原 。西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挥师攻入吴地,句吴遂亡於夫差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