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奋力实现太平天国的中兴,可为何最终却难免败局?

俗话说“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太平天国后期的李秀成恰好印证了这句话的含义 。不可否认,李秀成确实是太平天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将领,可无论他如何努力补救,也堵不住一条满是破洞,即将沉没的破船,这就是李秀成所面对的现状 。
万古忠义李秀成李秀成,原名李以文,广西藤县人,家境贫寒,1851年,太平军攻打永安州途经藤县,李秀成举家参军 。1854年跟随豫王胡以晃攻打庐州,破城后负责把守安民 。
1856年天京变乱爆发后,太平天国元气大伤,人才凋敝 。在众臣的推举下,洪秀全起用了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等一批年轻将领,李秀成被封为地官副丞相,驻守安徽桐城,保固安省 。
1858年,李秀成与陈玉成互相配合,大败清将德兴阿部,攻破江北大营 。随后又取得三河大捷,歼灭湘军精锐6000千余人,悍将李续宾兵败自杀 。
这两场战役的胜利稳固了岌岌可危的战局,1859年,李秀成受封忠王,洪秀全亲书“万古忠义”四字,并将至高无上的“秀”字赐给了他 。
二破江南大营李秀成一生中最经典的战役莫过于二破江南大营,解除天京之围 。江南大营是防范太平军向苏浙挺进的重要屏障,太平军占领天京后第八天,清将向荣在孝陵卫筑营,始创江南大营 。
1856年6月,杨秀清集结石达开、秦日纲两部人马,城内守军配合出战,实施内外夹击,首次攻破江南大营,钦差大臣向荣在丹阳自缢身亡 。天京变乱后,清军再建江南大营,以和春为钦差大臣,天京再次陷入围困 。
1860年,李秀成采用“攻其必救,调虎离山”之计,率精锐1350人奔袭浙江杭州,迫使和春派总兵张玉良率兵救援 。
李秀成趁机撤出杭州,抄小路赶往天京,会合陈玉成、刘官芳、杨辅清、李世贤等各路大军共同作战,攻破清军营垒数十座,二破江南大营,主帅和春吞鸦片自尽,悍将张国梁战死于丹阳 。太平天国获得空前大胜,呈现出回光返照的耀眼光芒 。
挥军苏浙,建立苏福省江南大营的溃灭,打开了阻挡太平军进军苏浙的通道 。洪秀全命李秀成率部攻取苏、浙,并限期回奏,于是李秀成率大军向苏州、浙江挺进,成功占领苏州、杭州、金华、宁波、无锡等地,建立了苏福省,成为太平天国极其重要的粮饷基地 。
与此同时,曾国藩统率的湘军却大举入侵安徽,对天京最后的屏障安庆实施合围 。
1861年9月,安庆失陷,天京彻底暴露在清军面前,1862年5月,湘军水陆并进,在雨花台扎营,对天京展开合围 。洪秀全连颁严旨,催促李秀成回援天京 。
1862年10月,李秀成大军与湘军在雨花台大战46天,却始终无法取胜,太平天国最后一线生机就此化为泡影 。1864年7月19日,天京被湘军攻陷,李秀成在城外方山被俘 。
【李秀成奋力实现太平天国的中兴,可为何最终却难免败局?】结语李秀成想挽狂澜于既倒,却最终宣告失败,一方面是由于太平天国的内耗极大的损伤了元气,致使人才凋敝,无将可用;
另一方面是战略出现了失误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要想稳固政权就应该朔江而上,攻占九江、武昌等军事重镇,而不是挥军攻取苏浙 。此外,太平军后期战斗力大幅衰落,滥封王致使指挥系统瘫痪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单凭李秀成一己之力,根本不具备实现中兴的可能 。
文/历史茶坊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