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令人动容的遗书、遗嘱、遗折或者绝命词?

最伟大无言的遗书——周恩来总理的《白纸遗书》;最浩然正气的遗书——文天祥的《正气歌》;最动人情怀的遗书——林觉民的《与妻书》 。
一、周总理:死后不留骨灰,临终不留遗言,本就无私,本就无我,我复何言?
周总理的伟大已无需多言,没有人比他更配得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 。周总理一生顾全大局,严守机密,弥留之际忍受巨大的煎熬和痛苦,仍然一言不发 。
叶剑英元帅眼见总理一日三厥,气若游丝,而国家危难,前途未卜,已是心乱如麻,老泪纵横 。一天,叶帅取来一叠白纸,对病房值班人员说,总理一生顾全大局,严守机密,肚子里装着很多东西,死前肯定有话要说,你们要随时记下 。
但总理去世后,值班人员交到叶帅手里的仍然是一叠白纸!
当真是总理肚中无话吗?当然不是 。以总理在党、国家和军队的资历威望,有多少话可以说!很多伟大的人物奋斗一生,临死前一定会留下遗言,哪怕是只言片语,供后人瞻仰和追忆,可总理只留下一叠白纸!
总理不是不会说,不是不会写,他一生留下了多少妙语趣言,被后人传为佳话,年轻时也有诗作《大江歌罢掉头东》、《雨中岚山》,书法也是字如其人,卓然而立 。但解放后,他除了公文报告,却很少有诗,很少有书法留世 。
是他的内心情感之门关闭了吗?没有 。工作人员回忆,总理工作之余也写诗,用毛笔写在信笺上,反复改 。但写好后又撕成碎片,碎碎的,投入纸篓,宛如一群梦中的蝴蝶 。除了工作,除了按照党的决定和纪律所做的事,他不愿再表白什么,留下什么 。
瞿秋白在临终前留下一篇《多余的话》,将一个真实的我剖析得淋漓尽透,然后昂然就义,舍身成仁 。坦白是一种崇高 。周总理在临终前只留下一叠白纸,又是一种崇高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就无私,本就无我,我复何言?我复何言哉!
二、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英勇事迹也不需过多介绍 。祥兴元年(1278年)12月,他因叛徒出卖被元军所俘,次年10月,被押解至大都(今北京) 。元朝对他软硬兼施,威逼利诱,许以高位,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文天祥始终坚贞不屈,丝毫不为所动,被囚长达三年,《正气歌》便是他临死前一年在狱中所写,虽非最后遗言,却不啻遗书 。
这首五言诗列举十二个典故,联系自己的命运,彰显浩然正气的力量,即便身处恶劣的环境中,由于一身正气,各种邪气和疾病都不能侵犯 。全诗感情深沉、气壮山河、直抒胸臆、毫无雕饰,充分体现了作者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
至元十九年(1283年)1月,忽必烈召见文天祥,问他有什么愿望 。文天祥心知大限已到,答道:“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
临刑前,文天祥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慷慨赴死 。几天后,妻欧阳氏收拾他的尸体,面目犹如生人,他的衣带中留下了最后遗言: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
三、林觉民: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人;汝看此书时,吾成阴间鬼
1911年4月,革命志士林觉民从广州来到香港 。夜阑人静时,想到自己即将起义,生死难卜和年迈的父亲、怀孕的妻子,他思绪万千,辗转难眠,彻夜疾书,写就给父亲和妻子的诀别书,天亮后交给一位朋友,说:“我死,幸为转达 。”
写《与妻书》时,林觉民已下定慷慨赴死的决心,义无反顾,所以在信的第一句,他就毅然决然地告诉妻子:“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这是何等的悲壮!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