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殿象征什么生肖,鸳鸯象征什么生肖( 三 )


词人围绕春和望二字,叙景喻情,表达出期盼春天到来的渴望之情 。 寒冬过去,又是一年春色浓,纳兰性德在渌水亭中极目远眺,路边酒肆,花堆帘下,半塘莲叶,白衣人驯马,一幅春意盎然的美景尽收眼底 。
渌水,即清澈之水 。 渌水亭,是纳兰性德宴游宾客、进行文学创作的地方 。 这个令纳兰性德魂牵梦萦、伴随着他后半生的渌水亭究竟位于何处?从纳兰性德大量吟咏渌水亭的诗词,不难看出渌水亭就在上庄村的明府郊园内 。
在纳兰性德仿《兰亭序》撰写的《渌水亭宴集诗序》中描绘的渌水亭是:
“予家,象近魁三,天临尺五 。 墙依绣堞,云影周遭,门俯银塘,烟波混淆滉漾 。 蛟潭雾尽,晴分太液池光,鹤渚秋清,翠写景山峰色 。 云兴霞蔚,芙蓉映碧叶田田,雁宿尧栖,秔稻动香风冉冉……”
“魁三”,是指北斗七星的前四星,意指“北方” 。 “天临尺五”即“天咫”,代表帝王之居,引申为都城 。 “墙依绣堞”中的“堞”字是指矮小的墙垣 。 白话文即是:“我家,在都城之北,有矮小的院墙,门前有池塘 。 ”从后文还可得知纳兰家周围是一派南国水乡景象,荷叶掩映其间,水鸟鸥雁在芦荡中栖息,田野稻花飘香 。 夜晚月色映入门前池水,如同分享了太液池之光色,站在亭中可以远望翠色的西山,此情此景正是那一派渌水风光所致 。
再从纳兰性德咏《渌水亭》的诗句:“野色湖光两不分,碧云万顷变黄云 。 分明一幅江村画,着个闲亭挂夕曛 。 ”我们也可以得知渌水亭是一座建在水边的、具有乡村风格的水亭,在亭中可以远望群山,近则观水,周边荷叶连连,稻香扑鼻 。
纳兰性德友人朱彝尊的诗词中也写到了渌水亭的景色,在他的《台城路渌水亭观荷》中如此描述:
一湾裂帛湖流远,沙堤恰环门径 。 岸划青秧,桥连皂荚,惯得游骢相并 。 林渊锦镜,爱压水虚亭,翠螺遥映 。 几日温风,藕花开遍鹭鸶顶 。 不知何者是客,醉眠无不可,有底心性 。 砑粉长笺,翻香小曲,比似江南风景,看来也胜 。 只少片夭斜,树头帆影 。 分我鱼矶,浅莎吟到暝 。
朱词前段大致意思是说渌水亭前的水是从裂帛湖远远地流淌而来,河边堤岸环绕着门墙,河岸边有整齐的稻田青苗,小桥一边连通着皂甲屯村 。 词的后句则描述渌水亭周边风光不是江南,而是胜似江南 。 “桥连皂荚”是说在皂甲屯村的思源庄西墙外有一平面花岗岩石桥,名为“思源桥”,横跨在湾子河上,石桥另一端通往明府郊园的北门 。
康熙十七年,纳兰性德的夫人卢氏葬入纳兰墓地后,纳兰性德在抒发情志、接待师友互相吟唱诗词时,“渌水亭”这个名字开始大量的出现 。 这一现象,也明确告诉人们渌水亭就在明府郊园中 。
纳兰性德与妻合葬于皂甲屯祖茔
纳兰性德在康熙十五年22岁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侍康熙出巡 。 纳兰性德以贡士身份考取了进士,侍卫只是其名义上的职务,并不承担侍卫皇帝的职责 。 从康熙与纳兰性德之间的诗词唱和上看,康熙是把他作为清要文人对待,遇有出巡或者典礼才让纳兰性德陪伴 。 所以纳兰性德虽有侍卫之名,并无侍卫之实 。
康熙十三年(1674),纳兰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康熙十六年卢氏难产去世 。 卢氏去世后,在双林寺(寺址在海淀区紫竹院公园)停灵一年零两个月,其墓志铭记载:“十七年七月一十八日葬于玉河皂荚屯祖茔 。 ”
卢氏具有“贞气天情,恭容礼典”的大家闺秀风范,十八岁嫁给纳兰性德为妻,夫妻二人无论从门第、文化程度,还是年龄、相貌而论,都可算是“珠联璧合” 。 遗憾的是,二人琴瑟和谐的生活仅过三年,卢氏便因难产而逝 。 纳兰性德此后便陷入沉痛的哀思中,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