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师是指什么生肖,师出名门打一个生肖( 二 )


顺治十四年(1657年)秋天 , 顾在他的名著《祭吴潘二节士诗》初稿完成后 , 开始了后半生“北学中国”的历程 。

顾在北方游历甚广 , 到过山东、北京、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 , 但他在山东停留的时间最长 , 尤其是在得到章丘土豪谢昌济抵押的农田后 , 章丘成为他游历活动的基地 。
那一年顾在生意上积累了一笔财富 。 到了山东 , 他以抵押贷款的形式借给谢昌济“一千块钱” 。 谢原本想借此贷款大赚一笔 , 不料“一千块钱被坑” 。 这样 , 他之前抵押的千亩农田就归顾所有了 。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 但谢是一个舍得博弈的人 , 总想着怎么把那个庄田重新交到自己手里 , 于是就合谋设下了一个阴谋 , 导致顾陷入了“黄案” 。
卷入“黄案”的顾在济南府监狱被折腾了一年多 , 最后被亲友解救 。 随着危机的解决 , 谢家曾经强占的千亩良田 , 被官方重新划给了顾 。 顾非常重视这一行业 , 因为这是他赖以保持独立和维护其追随者的完整性的经济基础 。 康熙十六年(1677年)以前 , 他自己管理自己的田庄 , 离开山东才委托别人管理 。
居鲁期间 , 顾经常进京 , 主要是因为他有三个侄子(许、许、许延河)先后进京做官 。 尽管甥舅关系密切 , 顾在政治上拒绝与清政府合作 。 清廷多次试图聘请他参与官编《天下郡国利病书》 , 但他断然拒绝 。 然后他就干脆不去了 。
京城 , 到陕西华山之麓隐居起来 。
顾炎武在关中有三位挚友:华阴王宏撰、富平李因笃、盩厔李颙 。 顾炎武以他们为“秦人”的代表 , 认为“秦人慕经学 , 重处士 , 持清议 , 实与他省不同” , 这是其所以愿意终老于关中最重要的原因 。
自定居华阴后 , 顾炎武再也没有回过山东 , 更没有再入京师 , 只是往来于秦、晋之间 , 直到康熙十八年(1679年) , 才做了一次长途旅行 , 目的地是嵩山少林寺 。 当年十一月返回华阴 , 他写下《五岳》诗 , 自我表白了二十余年来之所以“行游”北国是因为不肯做异国臣子 。 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 , 顾炎武自华阴出游山西曲沃 , 翌年正月在曲沃病逝 。
顾炎武作为清初的明遗民 , 不像一般遗民人物那样独善其身地自绝于当朝 , 拒绝同当朝官员的往来联系 , 而是坚持既“耿介”又“知权”的处世哲学 , 由此形成了其独特的遗民人格:不臣二姓 , 不跟清朝合作 , 是为“耿介”;不公开对抗清朝 , 为成就自己的学问事业 , 有选择地结交一些仕清学者 , 是为“知权” 。

顾炎武曾自述其为学经历曰:“自少为帖括之学者二十年 , 已而学为诗古文 , 以其间纂记故事 , 年至四十 , 斐然欲有所作”;“五十以后 , 笃志经史” 。 在这过程中 , 顾炎武的学术思想日臻成熟 , 到康熙六年(1667年)他在《与友人论学书》中提出了“博学于文 , 行己有耻”的学术纲领 , 强调学者必须先立其为人之本 , 做到“行己有耻” , 且“不耻恶衣恶食 , 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 , 乃至于出入、往来、辞受、取予之间时刻挂怀天下 , 念念不忘为百姓做贡献 , 然后方可入“圣人之道” 。
顾炎武逝世后 , 他的弟子潘耒编纂出版其遗著《日知录》并作序 , 对顾氏儒学做了总体评价 , 认为儒学有“通儒之学”与“俗儒之学”之分 , 而顾氏儒学属于“通儒之学” , 具有“明体适用”的实学性质和“匡时”“救世”的社会功用 。 这个评价与顾炎武所谓“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实学纲领完全一致 。
【孔孟之师是指什么生肖,师出名门打一个生肖】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