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香的真实含义,香谱中极乐香什么意思( 二 )


智玄大师伸手示意说:“两位施主请坐 。 ”待客人落座后智玄大师问道:“施主以钱敲门 , 若是贫僧收下了钱呢?”
韩楚风答道:“我们就走 。 如果是钱能买到的东西 , 就不必拜佛了 。 ”
智玄大师豁然一笑 , 分别往盖碗里放入茶叶 , 提起冒着蒸气的铜壶逐一将开水冲进3只盖碗 , 盖上碗盖说:“这是寺里自制的茶 , 水是山上的泉水 , 请两位施主品尝 。 ”
丁元英揭开碗盖 , 一股带着山野气息的清香扑鼻而来 , 只见碗中的茶汤呈淡绿色 , 碗底的茶叶根根形态秀美 。 他端起茶碗喝了一小口 , 禁不住地说了声:“好茶 。 ”
韩楚风端起茶品了一口 , 顿知此茶品质绝非一般 , 此情此景令他心生感慨 , 不禁想起了那副“坐 , 请坐 , 请上座;茶 , 上茶 , 上好茶”的对联 。
智玄大师放下茶碗 , 说:“施主上山并非为了佛理修证 , 有事不妨道来 , 贫僧虽老学无成 , 念句‘阿弥陀佛’却还使得 。 ”
于是 , 丁元英把“神话”、“扶贫”的来龙去脉以及已经做的和将要做的向智玄大师简要讲了一遍 , 并且着重解释了主观上的“杀富济贫”和文化属性思考 。 这显然已经不是简单的市场竞争 , 也不是简单的扶贫 , 而是基于一种社会文化认识的自我作为 。
智玄大师听完之后沉思了许久 , 说:“施主已胜算在手 , 想必也应该计算到得手之后的情形 , 势必会招致有识之士的一片声讨、责骂 。 得救之道 , 岂能是杀富济贫?”
韩楚风随口一问:“那得救之道是什么?”
这一问使智玄大师突然怔住了 , 顿然明白了丁元英“杀富济贫”的用心和讨个心安的由来 , 说道:“投石击水 , 不起浪花也泛涟漪 , 妙在以扶贫而命题 。 当有识之士骂 你比强盗还坏的时候 , 责骂者 , 责即为诊 , 诊而不医 , 无异于断为绝症 , 非仁人志士所为 , 也背不起这更大的骂名 。 故而 , 责必论道 。 ”
丁元英说:“晚辈 以为 , 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 , 在家靠父母 , 出门靠朋友 , 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 , 就是别靠自己 。 这是一个沉积了几千年的文 化属性问题 , 非几次新文化运动就能开悟 。 晚辈无意评说道法 , 只在已经缘起的事情里顺水推舟 , 借英雄好汉的嗓子喊上两声 , 至少不违天道朝纲 。 ”
韩楚风来五台山之前只知道丁元英要拜见高僧大德 , 少不了谈经论道 , 却并不知道丁元英拜佛的具体目的 , 直到这时才完全明白 。
智玄大师说:“以施主之参悟 , 心做心是 , 何来讨个心安呢?”
丁元英说:“无忏无愧的是佛 , 晚辈一介凡夫 , 不过是多识几个字的嘴上功夫 , 并无证量可言 。 我知道人会骂我 , 我以为佛不会骂我 , 是晚辈以为 , 并非真不会挨骂 。 大师缘何为大师?我以为是代佛说话的觉者 。 ”
智玄大师略微思忖了一下 , 说:“贫僧乃学佛之人 , 断不可代佛说话 , 亦非大师 。 得救之道自古仁人志士各有其说 , 百家争鸣 。 贫僧受不起施主一个‘讨’字 , 仅以修证之理如实观照 , 故送施主四个字:大爱不爱 。 ”
丁元英双手合十给智玄大师恭敬行了一个佛礼 , 说道:“谢大师!”
智玄大师说:“弱势得救之道 , 也有也没有 。 没有竞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 , 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 , 此乃天道 , 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 。 无弱 , 强焉在?一个‘强’字 , 弱已经在其中了 。 故而 , 佛度心苦 , 修的是一颗平常心 。 ”
韩楚风因为先前不了解情况 , 所以一直没有参与谈话 。 此时听了智玄大师一番话心生感慨 , 说道:“佛教主张利和同均 , 大师坦言等级乃天道与代价 , 不拘门户之见 , 令晚辈十分敬佩 。 晚辈在想 , 如果强者在公开、合法的情况下都可以做到杀掠 , 那么在不公开、不合法的条件下 , 弱势还剩下多大空间?佛度心苦虽慈悲 , 但人毕竟 还有物质的一面 。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