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学入门之《三龙经》

《三龙经》
——峦体形势派的代表作
旧题唐杨筠松撰 。《三龙经》分别是《龙髓经》、《疑龙经》、《撼龙经》 。但是,也有人认为应以《撼龙经》取代《龙髓经》 。
古文龙虎经》简称《龙虎经》《龙虎上经》,或称《金碧龙虎经》 。古代许多丹 家认此书为先于《周易参同契》的最古之丹经 。如五代道士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 义》序云:魏伯阳“得《古文龙虎经》,尽获妙旨,乃约《周易》撰《参同契》三篇” 。即认为《周易参同契》是体会《古文龙虎经》的妙旨之后作出的 。
《疑龙经》旧题亦为"唐杨筠松撰",为唐朝著名地理风水学家杨筠松撰写 。全书分三篇,介绍如何根据山水地势寻找龙脉,上篇论干中寻枝,以关局水口为主,中篇论寻龙到头,看面背朝迎之法,下篇论结穴形势 。
旧本题唐杨筠松撰 。筠松不见於史传,惟陈振孙《书录解题》载其名氏 。《宋史艺文志》则但称为杨救贫,亦不详其始末 。惟术家相传以为筠松名益,窦州人 。掌灵台地理,官至金紫光禄大夫 。广明中遇黄巢犯阙,窃禁中玉函秘术以逃,後往来於虔州 。无稽之谈,盖不是信也 。然其书乃为世所盛传 。《撼龙经》专言山龙脉络形势,分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各为之说 。《疑龙经》上篇言干中寻枝,以关局水口为主 。中篇论寻龙到头,看面背朝迎之法 。下篇论结穴形势,附以疑龙十问,以阐明其义 。《葬法》则专论点穴 。
有倚盖撞黏诸说,倒杖分十二条,即上说而引伸之 。附二十四砂葬法,亦临穴时分寸毫厘之辨 。案陈振孙《书录解题》有《疑龙经》一卷,《辨龙经》一卷,云吴炎录以见遗,皆无名氏,是此书在宋并不题筠松所作,今本不知何据而云然 。其《撼龙》之即《辨龙》与否,亦无可考证 。然相传已久,所论山川之性情形势,颇能得其要领,流传不废 。亦有以也 。旧本有李国木注并所附各图,庸陋浅俗,了无可取 。今并加刊削,不使与本文相溷焉 。 明李国木撰《地理大全一集》·三十卷、《地理大全二集》·二十五卷(通行本)是书一集之七卷至十卷为杨筠松《撼龙经》、《疑龙经》、《葬法倒杖》 。二集二卷为杨筠松《青囊奥语》 。
杨筠松是风水术形势派宗师 。传闻杨筠松本名益,叔茂,祖籍窦州(今广东信宜县),寓居江西 。自称救贫先生 。《唐书》无传 。宋代陈振孙《书录解题》载其名氏,唐僖宗封他为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管灵台地理事 。唐亡后,他断发隐居,后死于虔州,葬于雩中药口 。《葬书新注序》云:“在唐之时,杨翁筠松与仆都监,俱以能阴阳属司天监 。黄巢之乱,翁窃秘书中禁术与仆自长安来,奔至赣州宁都怀德乡,遂定居焉 。后以其术传里人廖三,廖传其子禹,禹传其婿赠武功郎谢世南,世南复传其子武功大夫海惠州巡检使永锡,遂秘而不授云 。”
由于杨筠松在风水术中有很高的地位,所以历代风水师都把风水书籍托名于他 。说他撰写了《三龙经》、《立锥赋》、《黑囊经》、《三十六龙》、《青囊奥语》、《天玉经》等书 。《宋史●艺文志》载有“杨救贫《正龙子经》一卷”
杨筠松到底撰写了哪几本风水书籍?由于时间久远,加上杨筠松的事迹很模糊,所以很难考证清楚 。清人丁芮本卜在《风水祛惑》试图对此作出结论 。他是从风水流派的角度考证这个问题:“风水之术 。大抵不出形势、方位两家 。
言形势者 。今谓之峦体 。言方位者 。今谓之理气 。唐宋时人 。各有宗派授受 。自立门户 。不相通用 。今考杨筠松书 。不免有疑窦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