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易读-6万物本源于一气

万物本源于一气
 
《易经》当属于哲学的范畴 。
哲学是门思辨的学问 。
哲学所研究的,是一切事物及现象的本质 。它的主要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最终寻找出人们对于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哲学的命题,主要有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知识观等几个方面 。哲学的思想给我们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所谓世界观,以前也叫做宇宙观,其实就是认识世界或者宇宙的观点 。
研究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必要对中国古典的传统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概念有所了解,比如气、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等等 。
 
从传统的唯物主义出发,中国古典哲学认为,世界是由“气”构成的,天地万物皆本乎一“气”,“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共同的本始物质 。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有名的“气一元论”,也叫做“元气论”或者“元气学说” 。气一元论就是中国传统古典哲学的世界观 。
【周易易读-6万物本源于一气】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构成宇宙的最基本的元素,是世界的本质与本源 。在这个人类所能够认识到的甚至还没有认识到的宇宙内,无论天还是地,无论天上的还是地下的,无论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无论看得见摸得着的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论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都是由气所构成的 。
在这一理论下,人类所及乃至所不及的整个苍宇中的任何东西,都是由气这种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所构成 。气能聚能散,聚而成形,散而成气 。红橙黄绿青蓝紫、日月星辰天和地、山水草木牛马鸡、风火雷电加空气,世间万物,无不都是气的各种不同的存在和表现形式罢了 。这样,宇宙和世间万物,在其本质与本源这个层次上,就实现了物质性的高度统一 。
气的表现形态,按照先哲的说法,叫作“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大就大到无限大,大到宇宙之极,无边无沿,可容万物;小就小它个无限小,内无它物,内不容物,不可再分,至小之极 。大就大它个大而无形,小就小它个小而无象 。 
同时气又是运动的 。气所构成的世间万物,无时不处在运动变化之中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这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气的运动构成了、推动了万事万物的运动与变化 。
气不仅表现为物质性,也表现为功能性 。它能够升、降、出、入,能够聚、散、离、合,可以为空也可以为物,是功能和物质的统一 。
气是万物间的中介 。气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具有渗透性和感应性 。未聚之气稀微而无形体,可以和一切有形无形之气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能够衍生和接纳有形之物,从而成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把天地万物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
以上就是气一元论的大体内容,它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范畴 。中国传统哲学的宇宙观和物质观,无论是后面要谈到的“阴阳”二元论还是“五行”多元论,都最终来源于和统一于气一元论,从而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刻影响的哲学思想,成为古人认识世界的自然观 。
 
真地很佩服我国古代圣贤们的哲思 。一个“气”字,便高度概括了世界的本质与本源,说明了世界的统一性与物质性 。仰望茫茫天空、星辰日月,俯视苍苍大地、人兽山泽,如此完美与和谐地风转轮回,来自亘古,走向无际,没有一种本质的统一的根本的东西承载着最基本的作用怎么能够实现的了呢?
气的概念,看似简单,其实除了解释了世界的本源和万物的统一,还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哲学思想 。其中最为典型的当是大小相对论的概念 。气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有无相生和长短相形,无不在气一元论中得以彰显和证明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