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指的是那哪六个朝代?

一直以来 , 作为中国六大古都之一的南京 , 时常用“六朝古都”这一概念来对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进行定位 。“六朝古都”中的“六朝” , 指的是从公元229年到公元589年间 , 在当时被称作建业或建康的南京先后定都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四个政权 。其中的东晋和宋齐梁陈政权 , 虽然都有着各自的国号 , 但考虑到当时的政治形态是以门阀贵族为掌握国家政权的主体 , 而南朝各政权的更迭 , 往往都是不同门阀势力的重新分配 , 政权变动前后 , 不同的门阀势力与前朝和今朝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因而 , 这几个政权在某些角度上也可以算作一个连续的大王朝 。这种特殊的政治体系所带来的南朝政治演变上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 也使得作为都城的建康在营建方面 , 以及根植于建康城的南朝文化 , 具有相当的完整性、一致性 。
作为六朝都城的建康城 , 发端于自孙权定都建业后营建太初宫 。其后南朝诸政权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宫署建设 , 并形成了当代人耳熟能详的台城区域 。除了以台城为核心的建康都城外 , 当时的建康周围还分布有长干里、石头城、丹阳郡城、西州府城、白下城等不同功能的市镇或要塞 , 共同构成了一个城池体系 。
说起南朝对建康城的营建 , 就不能不提及东晋 。作为西晋覆灭、中原遭受“五胡乱华”之难后播迁至此的王朝 , 东晋按照洛阳故都的部分格局 , 并创造性地以对称布局作为规划理念 , 开创形成了北为宫城区 , 南为官署区的城市格局 。南齐武帝永明年间 , 北魏孝文帝为了重建洛阳城曾派人来到建康 , 对建康的城市格局进行详细记录并用于洛阳的营建中 。北魏的洛阳城也成为隋唐时期长安和洛阳城市格局的蓝本 , 而大化改新后的日本在营建自己的平城京(今奈良)和平安京(今京都)时也以这种都城格局作为模板 。这种在东亚产生重要影响的城市格局 , 其源头就是六朝时的建康 。
至于在建康前前后后定都数百年的南朝各政权 , 许多人都会不自觉地贴上“短命”“偏安”的标签 。短命和偏安 , 难道就是南朝的全部?对于所谓的“短命” , 正如之前所言 , 由于特殊的政治形态 , 南朝的政权更迭 , 更多地只是门阀世族的势力的交换 , 基本的政权结构 , 依然得到完整地继承 。而谈到所谓的“偏安” , 就不能不提到造成这一局面的“五胡乱华” 。由于西晋王朝统治集团的腐败和勾心斗角所引发的“八王之乱” , 造成了国力的大规模衰退 , 恰逢气候变冷造成北方游牧民族大批南下 , 与此前被不加防备故意安置入塞的各个游牧民族合流 , 趁西晋衰颓之时大肆反叛 , 使得中原一片涂炭摧残之状 。东晋王朝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 , “衣冠南渡”定都建康 。对于那段惨痛历史 , 当代的历史学界也许会以当代的背景进行多种不同的解读 , 但在当时的情况下 , 这些在中原大肆杀戮的胡人 , 无异于外族侵略者 。而晋朝则更像是合法政权在失去核心统治区后的被迫南退 , 自此之后 , 北伐中原、恢复故土成为不少南朝君主的夙愿 。但此后数百年南朝一直未能像之后的明太祖一样进行成功北伐 , 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的特殊战争形态有关 。南北朝时战争的主要形态 , 是以战争双方用人马俱披重甲的重型骑兵——“甲骑具装”相互冲击来进行 。这些作用有若当代坦克的重装骑兵的数量 , 往往决定了双方的军事实力 。相较于北朝 , 当时南朝的甲骑具装数量较少 , 难以与北朝形成有效对抗 。在不少战役中 , 南朝军队正是被北朝的大规模重骑兵冲击所击败 。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 , 南朝要北伐中原、饮马黄河 , 无疑是困难重重 。虽然难以北伐 , 但南朝还是一次次击退了北朝的进攻 , 保住了南朝的半壁金瓯 , 并且也保护了五胡乱华之时 , 在中原已如风中残烛的华夏文明 。正是南朝的存在 , 才让当时遭受巨难的华夏文明 , 有了继续发展的支撑点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